【文档说明】【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再别康桥》课件.ppt,共(31)页,2.016 MB,由我爱分享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5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徐志摩(下一页)《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让我们一起走进康桥,走进诗人的世界------一、英国剑桥大学简介剑桥大学座落在剑桥镇。小镇风景秀丽,著名的康河横穿而
过。这个小镇连同居民共计10万余人。大学有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1,000余名,另外还有1,000余名访问学者。大学共有学生16,900名,其中包括6,935名研究生,72%的研究生来自其它大学,研究生中42%是国外留学生。大学校
长为女王丈夫菲历普亲王(他同时兼任牛津大学校长),设一名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学院则于1284年出现。现在,剑桥有31个学院。剑桥是一个小城,市中心到处是骑自行车的学生,但夏季城里游人如织。(下面浏览一下剑桥大学相关的图片)英国·
伦敦剑桥大学剑桥大学一角英国剑桥大学一瞥剑桥的一角——国王学院的小教堂。夏日,在剑河上撑篙是种无法言喻的乐趣深秋的剑桥后院,是大自然最钟爱的地方。冬日剑桥一角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徐志摩二、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
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原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接下页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
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代表作有《徐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
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下面浏览一下徐志摩与三位夫人的相关图片)--接上页徐志摩与张幼仪--原配夫人(剧照)徐志摩与林徽音--第二任夫人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认识。徐志摩
与陆小曼--第三任夫人1924年,漫游欧洲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三、背景介绍: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
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0-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
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四、课文朗读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
条/水草!再别康桥--徐志摩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
/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五、整体感知: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感情?全诗以离
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1)、什么是意象?渗透了诗人的感情、成为诗人情感载体的事物或景物。(2)、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自然景物。(3)、除了这些意象,诗人告别时还做了哪些
事?告别时做的事:招手,寻梦,放歌,沉默。3、小结: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在诗中,诗人将自已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中。六、课文分析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
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接下去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
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说明诗人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
彩虹似的梦。“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
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
,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夏虫也为我沉默”,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
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
地统一地在一起。七、本诗的艺术特色从形式上看本诗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1、绘画美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多选用动作强的词语,画
出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和流动美——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诉说……2、音乐美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诗节匀称、诗句整齐:——全诗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外观的美感。八、本课小结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诗歌的情感现代诗歌的赏析三个角度--诗人对康桥的依
依惜别的深情--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次聆听这来心灵的歌唱一边听一边浏览一下康桥的一些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