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7课《兵车行》课件1.ppt,共(19)页,1.042 MB,由我爱分享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4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兵车行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诗人郭沫若题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
南巩县。——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在漂泊的十一年间,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点此看杜甫草堂《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
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41岁时写的。欣赏课文朗读方法:一、找诗眼;二、定基调三、寻关键;四、理
脉络五、明主旨;六、知妙处基础知识:注音车辚辚()马萧萧()哭声直上干()云霄归来头白戍()边千村万落生荆()杞()思考:•1、如果你是杜甫,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2、在这幅图景中你听到了那些声音•3、你听到的最清晰的是什么声音•
4、满天尘土中种种声音在你耳畔回响,你有何感受悲怆震撼的出征图震人心弦的送别图有声有色,有物有人。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称行人不称士兵,形成不和谐的感觉。重墨铺染:文本研习: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牵衣[不舍]顿足[悲痛]拦道[焦
急]哭[无奈、愁苦]。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有情境,有气氛,有声音,有动作。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牵衣
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家庭生活。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血腥的战争葬送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本诗的诗眼是哪几个字,有什么作用诗眼所在:“点行频
”,承上启下的作用。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亮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理由: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
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本诗的主旨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二句有怨有愤,可谓是诗中的警策之句,也是本诗的关键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强烈抨击统治者的黑暗和残暴。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概括
了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青海战场的景象:漫山遍黑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气和凄凄细雨中,不时的闪出磷火,传出凄厉的鬼哭声。“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主旨:诗人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
者穷兵黩武的罪恶,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兵车行》不仅仅记述了当时征兵服役的一个告别场面,是史书记载的一个佐证,一种情绪,发出了那个时代人民反战的强音。送别场面悲壮倾诉心声凄苦忧国忧民情深编后语•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
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同时,大家要开动
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
、归纳、演绎等。•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
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
原观点不正确。•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2022/11/30最新
中小学教学课件18thankyou!2022/11/30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