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节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docx,共(3)页,58.54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0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课前导入,想想做做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答:放入热水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从热
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这是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二.新课讲授,知识点归纳汽化和液化汽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过程要_________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
现象蒸发要________热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业设置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C
.凝固D.蒸发2.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
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3.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
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地将粽子煮熟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D.水沸腾后,用“大火
”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变式训练】如图,在标准大气压下加热,酒精的沸点为78℃,酒精灯外焰温度可达到800℃,试管A内装酒精,烧杯B内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A.试管A内的酒精会
沸腾B.试管A内的酒精不会沸腾C.试管A内的酒精可能沸腾,也可能不沸腾D.试管A内的酒精可达100℃4.(2014•遵义六中质检)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将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水果密封在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中5.(2013•
烟台中考)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6.如图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
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她是通过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阻止给水继续的方式止沸的。7.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
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为℃。(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3)在探究结束
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8.现象解释:1、夏天装冰冻饮料的瓶子周围为变湿2、冬天洗完澡浴室墙壁上聚集一层水雾3、早晨,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窗玻璃里边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冬天,人说话时会有一
团“白气”从口中呼出,夏天刚拿出冰箱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出汗”;夏天,剥去冰棍上的包装纸可以看到冰棍在冒“白气”;烧开水时看到“白气”……4、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到特别冷5、狗常把舌头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