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1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doc,共(8)页,5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9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状态,并能描述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2能说出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
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形成过程3能说出熔化和凝固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情况,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象的意义,4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二)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复习为主,
教师为指引,配合知识练习巩固相结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能描述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关注水的沸腾现象和沸腾图象2、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能解释“白气”的形成过程3、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凝
固图象的意义4、能说出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物质状态变化的情况。5、能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教学流程][复习各节知识点]:一、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规定: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0℃;沸水的温度——100℃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三读:(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
液面;(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二、物态变化1、几个定义: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
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3、汽化和液化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2)
、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加热。(3)、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蒸发:(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
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蒸发有致冷的作用。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4、升华和凝华(1)、常见的升华现象:举例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2)、
常见的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灯泡变黑了。[例题分析]:【例1】温度计的示数为“-18℃”,下面读法正确的是()A.摄氏零下18度C.零上18摄氏度B.零下18度D.零下18摄氏度【例2】用一支原来示数是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这人体温
为36.5℃,则该体温计的读数为()A.36.5℃B.37℃C.38℃D.28℃【例3】0℃的水和0℃的冰进行比较()A.0℃的冰较凉B.0℃的水较凉C.温度相同D.无法确定点拨:【例4】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
,放在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说明()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起升高D.在冰未全部熔化以前,温度不变【例5】如图4-8所示是萘的_________图像
,其中AB段表示萘是_________态,处于_________过程中,BC段萘处于__________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萘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CD段萘处于__________态.【例6】加热松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香吸收
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松香吸收热量,温度继续上升C.松香吸收热量,温度先上升后保持不变,然后继续上升D.松香吸收热量,立即变成液态【例7】把盛着滚烫开水的开口试管放到正在沸腾并将继续沸腾的开水中(如图所示),问: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答:.[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部分物体是有温度的,有极少数没有B、“-30℃”读作“摄氏负30度”C、所有的温度计都不能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D、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
上升,冰的温度不变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3、夏天用0℃的冰或0℃的水来冷却汽水(设冰、水质量相等)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要吸热,而且保持0℃不变D、两者效果相同4、冰在熔化过程中,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温度不变,同时吸热C、温度降低,同时放热D、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5.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不清是由于原因。6.烧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B.汽化过程C.先汽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汽化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液体蒸发时要向外界放出热量C、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D、液体的蒸发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课堂小结]:[作业]: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2、完成物态变化单元
测试卷[板书设计]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构造和原理练习使用温度计使用方法摄氏度的规定蒸发(制冷)物态变化汽化(吸热)汽化和液化沸腾(条件和特点)液化(放热)→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熔化(吸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和凝固凝固(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升华(吸热)升华和凝
华凝华(放热)自然界的水循环实例水循环水循环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水资源保护[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