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新高考备考监测联考 物理 含答案.doc,共(9)页,174.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86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三新高考备考监测联考物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第五章至第七章第7节。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青藏
铁路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1956km,被誉为天路。小鹏打算和同学从西宁坐火车去拉萨,他通过网络查得Z6801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14:01”是时间间隔B.列车行驶时,
以坐在旁边的同学为参考系,小鹏是静止的C.测量列车驶出西宁站的时间时,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D.若列车准点出发,并准点到达拉萨站,则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91.8km/h2.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飞船对接技术的国家之一。
为了实现神舟飞船与天宫号空间站顺利对接,具体操作应为A.飞船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且沿相反方向做圆周运动接触后对接B.空间站在前、飞船在后且两者沿同一方向在同一轨道做圆周运动,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C.飞船在前、空间站在后且两者在同一轨道同向飞行,
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减速然后与空间站对接D.空间站在高轨道、飞船在低轨道且两者同向飞行,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3.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一物体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使得物体竖直向上缓慢移动(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在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
该力的大小F随物体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的是4.如图所示,某列车到达成都东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s内的位移为50m,第10s内的位移为30m(10s末列车未停止),则列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大小为A.48m/sB.60m/sC.68m/sD.75m/s5.某小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为4.0m/s,要渡过宽度为120m、水流速度为5.0m/s的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船速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渡过此河B.若船渡河过程中水流速度变小,则渡河时间将变长C.若船渡河所用的时间为30s,则渡河位移为120mD.船渡河的最小位移为150m6.绳索套马是内蒙古牧民的重要体育活
动。某次活动中,套马者骑在马背上以速度v追赶提前释放的烈马,同时挥动质量为m的套马圈,使套马圈围绕套马者在水平面内做角速度为ω、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追逐一段时间后套马者和烈马的距离s保持不变,待套马圈运动到烈马正后方时,套马者松开套马圈,最终成功套住烈马。运动过程中,套马者和烈马行进路线
平行,松手后套马圈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套马圈围绕套马者做图示顺时针的圆周运动B.套马圈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套马圈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ωrD.套马者刚松手时,套马圈的动能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ω2r27.甲、乙两辆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s~20s内
两车逐渐远离C.在5s~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视为质点)从固定的半球形金属球壳的最高点由静止沿球壳下滑,物块通过球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球壳的半径为R,其两端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物块与球壳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运动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B.物块通过球壳最低点时,对球壳的压力大小为m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从刚释放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减少的机械能为mg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v2D.物块通过球壳最低点时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为mg
v9.某科研小组用火箭模型模拟火箭发射升空,该模型在地面附近一段位移内的发射功率恒为P,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发射,发射过程中火箭受到含重力在内的一切阻力的合力大小f=kv(k为比例常量)。火箭的质量为m,忽略其质量变化,设
火箭在这段位移内可以达到最大速度,则A.在加速过程中,火箭加速度和速度均增大B.在加速过程中,火箭处于超重状态C.火箭在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火箭达到最大速度的一半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0.在星球A上将一小物块P竖直向上抛出,P的速度的二次
方v2与位移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B上用另一小物块Q完成同样的过程,Q的v2-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A的半径是B的半径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若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球的体积公式为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πr3,r为球的
半径),两星球上均没有空气,不考虑两星球的自转,则A.A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9倍B.P抛出后落回原处的时间是Q抛出后落回原处的时间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9倍D.A的第一宇宙速度是B的第一宇宙速度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倍第Ⅱ
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6分)某物理兴趣小
组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用一个被压缩的弹簧沿粗糙水平面弹出一个小物体,测得弹簧被压缩的距离d和小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的距离x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d/cm1.002.003.004.00x/m1.004.029.0116.02(1)由此表可以归纳出,小物体滑动
的距离x与弹簧被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为x=(式中的常量用k1表示)。(2)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被压缩的距离d之间的关系为Ep=(式中的常量用k2表示)。12.(9分)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将矿泉水瓶P和物块Q,分别与跨过
质量不能忽略的滑轮的轻绳连接,滑轮通过竖直弹簧测力计悬挂;Ⅱ.将纸带上端夹在Q的下面,下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往P中加一些水,接通电源,释放P后,P向下运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Ⅲ.逐渐往P中加适量水,重复实验,获得多组实验数据。(1)在
图乙所示的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1、5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14.40cm,5、9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30.20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则Q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Q的加速度a随测力计示数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F轴上的截距为b,不计滑轮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Q的质量为,滑轮的质量为。13.(8分)如图所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圆弧面AB与倾角为θ的斜面BC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大
球O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绳和与斜面平行的轻弹簧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滑轮左侧的轻绳恰好沿水平方向,OO'与水平面夹角为α,弹簧伸长了x。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一切摩擦。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大球O的质量M。14.(10
分)如图所示,质量m=0.4kg的小物块P放在固定于水平面上的木板的左端,木板右侧有一小球Q从距水平面高度h=5m处由静止释放,在小球Q被释放的同时,物块P在与木板的夹角θ=37°、大小F=5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某时刻撤
去力F,结果小球Q落地时,物块P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物块P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物块P和小球Q均可视为质点,取sin37°=0.6,cos37°=0.8,g=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1)物块P运动的
时间t;(2)木板的长度L。15.(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管BCD竖直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管,从B点再经时间t到达圆管最高点D后水平射出。已知小球在D点对管下壁压力大小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g为重力
加速度大小),且A、D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BC弧对应的圆心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大小;(2)小球在D点的角速度的大小;(3)小球在圆管内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16.(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1=0.2kg的足够长平板小车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质量m2=0.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小车上A点,其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小物块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v0=6m/s的初速度,同时对小物块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大小F1=0.6N的恒力。取g=10m/s2。(1)求初始时刻
,小车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2)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小车速度相同?此时速度多大?(3)求小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高三新高考备考监测联考物理参考答案1.B2.D3.A4.C5.D6.C7.C8.BC9.BD10.AD11.(1)k1d2(3分)(2)k2d2(3分)12.(1)0.9
88(3分)(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分)13.解:(1)物块受力如图所示,则有:弹簧弹力F1=mgsinθ(2分)根据胡克定律有:F1=kx(1分)解得: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分)(2)大球受力如图所示,则有:F2=F1(1分)Mg=F2tanα(1分)解得:M=mtanαsinθ。(2分)14.解:(1)物块P运动的时间t与小球Q下落所用的时间相等,由于小球Q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gt2(2分)解得:t=1s。(1分)(2)经分
析可知,在恒力F作用期间,物块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合=Fcosθ-μ(mg-Fsinθ)(2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为:a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恒力F被撤去后,物块P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2=μg(1分)设恒力F
刚被撤去时物块P的速度大小为v,已经运动的距离为x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2=2a1x1,v2=2a2(L-x1)(1分)设恒力F作用的时间为t1,则有:v=a1t1,v=a2(t-t1)(1分)解得:L=2m。
(1分)15.解:(1)小球从A到B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得:=2gR(1+cos60°)(2分)解得:v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在B点:将速度分解,由几何关系得:v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2)在D点,由向心力公式得:m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m(2分)解得:v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得: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3)从A到D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2分
)解得:W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gR(1分)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分)16.解:(1)小物块受到向左的恒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小车受摩擦力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小车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小车:μm2g=m1a1
(2分)解得:a1=2m/s2(1分)对小物块:F1+μm2g=m2a2(1分)解得:a2=10m/s2。(1分)(2)设经过时间t小车与小物块速度相同,设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对小车:v1=a1t(1分)对小物块:v1=v0-a2t(1分)解得:t=0.5s(1分)v1=1.0m/s。(
1分)(3)假设当两者达到共同速度后相对静止,系统只受恒力F1作用,设系统的加速度为a3,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1+m2)a3(1分)解得:a3=2m/s2(1分)此时小车所需要的静摩擦力为f=m1a2=0.4N(1分)因为f=fm,所以两者将一起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小物块第一
段的位移:x1==1.75m(1分)小物块第二段的位移:x2==0.25m(1分)所以,小物块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xm=x1+x2=2.00m。(1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