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DOC
  • 阅读 2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322.500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2020届高考压轴卷 物理(含答案).doc,共(20)页,32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86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启封前浙江省高考压轴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中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A.①因火

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②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③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D.④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所以加速度为零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和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

空气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A.同时抛出两球B.先抛出A球C.先抛出B球D.使两球质量相等3.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D.在0~3s内,合外力做正功4.如图所示的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若a、b两点所处的等势线电势为0,相邻等势线间的电势差为2V,则A.a处电

场强度等于b处电场强度B.c、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a两点间的电势差C.电子在c处具有的电势能为20eVD.若将一电子在d处由静止释放,则运动至c点对应等势线时,具有的动能为2eV5.如图所示,甲、乙两幅图分别是A、B两束单色光,经过单缝的衍射图样。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比b光小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C.两束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在光屏上b光亮纹的条数更多D.当两束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时,a光不发生全反射,但b光可能发生全反射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电源内阻为1.0Ω,电路中的电阻R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的内阻为0.5Ω,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A。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W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7.

0VC.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为4.0WD.电源输出的功率为24W7.“嫦娥二号”卫星是在绕月极地轨道上运动的,加上月球的自转,卫星能探测到整个月球的表面。卫星CCD相机已对月球背面进行成像探测,并获取了月球部分区域的影像图。假设卫星在绕月极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高为H,

绕行的周期为TM;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E,半径为R0。地球半径为RE,月球半径为RM。若忽略地球及太阳引力对绕月卫星的影响,则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A.303ERRB.320320EERTRTC.230()()EMMTRHTRD.30

()MRHR8.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B分别处于竖直墙面和水平地面,且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若用图示方向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则两球静止于图示位置,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并待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则两个小球的受力情况与原来相

比()A.推力F将增大B.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增大C.地面对小球B的弹力一定不变D.两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减小9.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

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设木板足够长,若对铁块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m/s2,则下面四个图中能

正确反映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f随力F大小变化的是()10.如图所示,矩形线圈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路电阻为R,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

0°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读数为2NBSB.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2()NBSRrC.电阻R所产生的焦耳热为Q=22224()NBSRRrD.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60°时的电流为2()NB

SRr11.如图所示,在范围足够大的空间存在一个磁场,磁感线呈辐状分布,其中磁感线O竖直向上,磁场中竖直固定一个轻质弹簧。在距离弹簧某一高度处,将一个金属圆盘由静止释放,圆盘下落的过程中盘面始终保持水平,且圆盘的中轴

线始终与弹簧的轴线、磁感线O重合。从圆盘开始下落,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圆盘内磁通量不变B.从上往下看,在圆盘内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涡流C.在接触弹簧之前,圆盘做自由落体运动D.圆盘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12.如图(a)、(b)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且小于灯A的电阻,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A发光,则()A.在电路(a)中,断开S,A将立即熄灭B.在电路(a)中,断开S,A将先变得更亮,然

后渐渐变暗C.在电路(b)中,断开S,A将渐渐变暗D.在电路(b)中,断开S,A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13.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

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若F1=F2

,则m1大于m2B.若m1=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C.若m1=m2,则力F1对物体A的冲量较大D.若m1=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二、选择题II(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氦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的过程,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23892U衰变成22286nR要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15.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A.t=0.15s时,质点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B.t=0

.15s时,质点P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m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16.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AB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B点经折

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表面的D点又以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B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束的折射率为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光束在B点的入射角60°B.激光束在玻璃球中穿越的时间2cRC.改变入射角,光线能在

射出玻璃球的表面时会发生全反射D.改变入射角,光线能在射出玻璃球的表面时不可能发生全反射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17.(8分)某实验小组想测量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装置如图,一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右侧栓有一细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重物连接,木块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

器的纸带相连,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实验时,木块在重物牵引下向右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下图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系列小黑点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1)可以判断纸带的(左或右端)与木块连接。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和B点时木块的速度vA=___________m/s,vB=_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要测量在AB段木板对木

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AB,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填入所选实验器材和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块的质量m1C.木板的质量m2D.重物质量m3E.木块运动的时间tF.AB段的距离lABG.天平H.秒表J.弹簧秤(3)在AB段

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关系式WAB=。(用vA、vB和第(2)问中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18.(5分)有一个简易的多用电表,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它有a、b、c、d四个接线柱,表盘上有两条刻度线,其中表示电阻的刻度线刻度是均匀的,表头G的满偏电

流Ig=25mA,内阻Rg=10Ω。使用a、c两个接线柱,多用电表的功能是量程为0~100V的电压表。(1)表盘上电阻刻度线上的相邻两刻度表示的电阻值之差越往左侧越(填“大”或“小”)。(2)如果使用a、b两个接线柱,多用电表最多能够测量V的电

压,与接线柱c相连的电阻R=Ω。(3)将a、d两个接线柱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表头指针指向表盘右侧“0”刻度。取一个电阻箱,将a、d两个接线柱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表头指针指向表盘的正中央,此时电阻箱的电阻为120Ω,

则这只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为Ω;这只多用电表内电源的电动势左右AB为V。(4)按照红、黑表笔的一般使用规则,测电阻时红表笔应该与接线柱(填“a”或“d”)相连。19.(9分)某人在一超市购物,通过下坡通道时,不小心将购物车松开,购物车由静止开始沿通道下滑,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该人开始匀加速

追购物车,且人的最大速度为6m/s,则再经过2s,该人追上购物车。已知通道可看作斜面,倾角为37°,购物车与通道之间的摩擦力等于购物车对通道压力的12,则人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多少?(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

=0.8)20.(10分)如图所示,AB为半径R=0.8m的1/4光滑圆弧轨道,下端B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车质量M=3kg,车长L=2.06m,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0.2m,现有一质量m=1kg的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

度释放,滑到B端后冲上小车。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车运动了t0=1.5s时,车被地面装置锁定(g=10m/s2)。试求:(1)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2)车被锁

定时,车右端距轨道B端的距离;(3)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定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21.(11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的第一、第三象限内存在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第四象限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自y轴上的P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第四象限,经x轴上的Q点进入第一象限,随即撤去电场,以后仅保留磁场。已知OP=d,OQ=2d。不计粒子重力。(1)求粒子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一确定值B0,粒子将以垂直y轴的方向进入第二象限,求B0;(

3)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另一确定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将再次经过Q点,且速度与第一次过Q点时相同,求该粒子相邻两次经过Q点所用的时间。22.(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PQ和MN间距为d,左侧P与M之间通过一电阻R连接,两条倾

角为θ的光滑导轨与水平导轨在N、Q处平滑连接,水平导轨的FDNQ区域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区域长度为x。P,M两处有套在导轨上的两根完全相同的绝缘轻质弹簧,其原长为PF,现用某约束装量将两弹簧压缩到图中虚线处,只要有微小扰动,约束装置就解除压缩。长度为d,质量为m,电阻为R

的导体棒,从AC处由静止释放,出磁场区域后向左运动触发弹簧。由于弹簧的作用,导体棒向右运动,当导体棒进入磁场后,约束装置重新起作用,将弹簧压缩到原位置。(1)若导体棒从高水平导轨高h的位置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滑上斜面,恰好能返回原来的位置,求导体棒第一次出磁场时的速率(2)在(1)条

件下,求每根弹簧被约束装置压缩后所具有的弹性势能。(3)要使导体棒最终能在水平导轨与倾斜导轨间来回运动,则导体神初始高度H及每根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I:1.【答

案】B【解析】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受到向上的推理大于火箭的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火箭由向上的加速度;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

C、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速度很大,但可能匀速行驶,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很大;故C错误;D、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为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变化量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2.【答案】A【解析】ABC、相遇时,A、

B两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根据h=12gt2知,下落的时间相同,因此两球应同时抛出。故A正确,BC错误.D、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g,可知小球的运动情况与其质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3.【答案】A【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0~1s内,速度增加,合外

力做正功,A正确;1~2s内动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0~3s内,动能增量为零,合外力不做功,而0~2s内,动能增大,合外力做正功,故B、C、D均错。故选A。4.【答案】D【解析】A、a点的电场线比b点电场

线密,可知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故A错误;B、a、b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故c、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c、a两点间的电势差,故B错误;C、c处的电势为20V,电势能表达式为EP=φq,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子在c处具有的电势能为-20eV,故C错误;D、d、c间的电势差为2V,由d运

动至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得到c点对应等势线时具有的动能为2eV,故D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A、由衍射图样可知,甲的中央亮纹宽,故a光的波长大,故A错误;B、由A项解析可知,a光的

波长大,在同一介质中,波速小,故B错误;C、双缝干涉实验,相邻的亮纹间距和波长成正比,所以a光相邻的亮纹间距大,在屏幕上面的亮纹的条数多,故C正确;D、当两束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时,是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不满足

全反射条件,故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A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M=E-I(r+R0)=7V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0A,所以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总=UMI=7×2=14W,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P热=I2R=2W,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W-2W=12W,所以A错误

;B正确;C、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P热=I2R=2W,所以C错误;D、电源的输出的功率为P输出=EI-I2R=20W,所以D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设卫星质量是m,月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M月和M地。卫星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22MMMm4GmRHTRH月,月球质量:32M2M4RHMGT月同理,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由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220EMM4GMRRT月地月,地球质量:2302E4RMGT地,所以:32EMM0MTRHMTR月地。故选C。8.【

答案】C【解析】整体法可知,B球对地面压力不变,C正确;假设A球不动,由于A、B两球间距变小,库仑力增大,A球上升,库仑力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小,而其竖直分量不变。故库仑力变小A、B两球间距变大,D错误;但水平分量减小,故A、B错误。故选C。9.【答案】C【解析】先分析两个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木板和地面间f1=µ1(M+m)g=2N,铁块和木板间f2=µ2mg=4N;所以在运动后,铁块和木板先相对静止一起运动,当F增大到一定程度是,铁块和木板会出现相对滑动;最终铁块和木板会出现相对滑动时,对木板,受到两个摩擦力,即分别是地面和铁

块给予的,此时木板的加速度a=(f2-f1)/M=2m/s2,铁块也具有此加速度,有F-f2=ma,得到F=6N,所以图像中横坐标的第二个节点的坐标是6,故C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线圈

在磁场中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Sω,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mE2,电压表测量为电路的外电压,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ENBSURR+r2R+rR(),故A错误;通过R的电荷量2()ENBSqIttnRrRrRr,故B正

确。电阻产生的热量222222NBS2R+r336()RUNBSRQRRRr(),故C错误;线圈转过60°时的电流为32sin602oIBLvBS,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B【解析】A.磁通量:BS,S不变,B增大,

故磁通量增大,A错误;B.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由右手定则可知:自上而下看,圆盘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涡旋电流,B正确;C.根据楞次定律,接触弹簧之前,除重力外,下落过程中圆盘会受到向上的阻碍磁通量增大的力,故C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接触弹簧下落过

程中,圆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圆盘的动能以及因涡流效应产生的内能,故D错误。故选B。12.【答案】D【解析】AB、在电路a中,断开S,由于线圈阻碍电流变小,导致灯A将逐渐变暗,因为断开前后的电流一样,灯不会变得

更亮。故AB错误;C、在电路b中,由于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比线圈的电流小的多,断开S时,由于线圈阻碍电流变小,导致灯泡将变得更亮,然后逐渐变暗。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3.【答案】D【解析】A

、由斜率等于加速度知,撤除拉力后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平行,故加速度大小相等,求出a1=a2=µg=1m/s2则µ1=µ2=0.1若F1=F2,对于m1则有F1-μ1m1g=m1a1,解得m1=111Fag对于m2,则有F2-μ2m2g=m2a2,解得m2=222Fag由

图可知a1>a2,则m1<m2,故A错误;B、若m1=m2,则f1=f2,根据动能定理,对a有WF1-f1s1=0同理对b有WF2-f2s2=0,所以s1=4×2.5×12=5.0m,s2=2×5×12=5.0m,所以WF1=WF2,故B错误;C、对两个物体的运动全程列动量定理

得0FIft,即FIft,摩擦力相等,物体B运动的时间长,所以力F2对物体A的冲量较大,故C错误;D、由A项分析可知F1-μ1m1g=m1a1,F2-μ2m2g=m2a2,得F1=m1a1+μ1m1g,F2=m2a2+μ2m2g,解得1183Fm,22

53Fm,而瞬时功率为P=Fv,则11203Pm,22103Pm,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AD【解析】A.核外电子从低轨道跃迁到高轨道的过程,需要克服库伦力做功,所以需要吸收光子,原子的轨道半径变大,其动能减小(类比于卫星问题),库伦力

做负功,原子电势能增大,故A正确;B.核子数量减少16,所以一定经过4次α衰变;经过4次α衰变质子数目应该减少8,而质子数目减少了6,所以要发生2次β衰变增加2个质子,才能让质子数目减少6,故B错误;C.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h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故C错误;D.比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核结合的牢固程度,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核子结合的越紧,故D正确;故选AD。15.【答案】AB【解析】由y-t图像知,周期T=0.2s,且在t=

0.1sQ点在平衡位置沿y负方向运动,可以推断波没x负方向传播,所以C错误;从t=0.10s到t=0.15s时,Δt=0.05s=T/4,质点Q从图甲所示的位置振动T/4到达负最大位移处,又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大小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

,所以此时Q的加速度达到正向最大,而P点从图甲所示位置运动T/4时正在由正最大位移处向平衡位置运动的途中,速度沿y轴负方向,所以A、B正确;振动的质点在t=1T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4A;t=T/2,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A;但t=T/4,质点

运动的路程不一定是1A;t=3T/4,质点运动的路程也不一定是3A。本题中从t=0.10s到t=0.25s内,Δt=0.15s=3T/4,P点的起始位置既不是平衡位置,又不是最大位移处,所以在3T/4时间内的路程不是30cm。故选AB。16.【答案】AD【解析】A、由几何知识得到激光束在在B点

折射角r=30°,由sininsinr得,sini=nsinr=32,得r=60°,故A正确;B、由几何知识BD=2Rsin60°=3R,激光束在玻璃球中传播的速度为c3vcn3,则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BD3Rtvc,故B错误;CD、假设能发生全反射,则光线会在球中不停

的全反射,不会射出玻璃球,利用光路可逆原理,就会在B点的位置得到与假设相悖的结论,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17.(1)右端(1分),vA=0.72m/s,vB=0.97m/s(2)G,B(3))(21221BAABvvmW18.(1)大(2)0.2

53990Ω(3)120Ω3V(4)a19.答案:3.13m/s2解析:购物车在通道斜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12mgcos37°=ma1解得下滑的加速度为a1=2.0m/s22.5s内购物车的位移x=12

a1t2=6.25m设人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s-t2则x=v2t2+v(2s-t2)解得:t2≈1.92s人的加速度大小为a2=vt2≈3.13m/s2。20.答案:(1)30N(2)1m(3)6J。解析:(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mgR=12mv2B,FNB-mg=mv2BR则:FNB=30N。(2)设m滑上小车后经过时间t1与小车同速,共同速度大小为v对滑块有:μmg=ma1,v=vB-a1t1对于小车:μmg=Ma2,v=a2t

1解得:v=1m/s,t1=1s,因t1<t0故滑块与小车同速后,小车继续向左匀速行驶了0.5s,则小车右端距B端的距离为l车=v2t1+v(t0-t1)。解得l车=1m。(3)Q=μmgl相对=μmg(vB+v2t1-v2t1)。解得Q

=6J。21.答案:(1)2qEdm与x轴正方向夹角45°(2)mE2qd(3)(2+π)2mdqE。解析:(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加速度的大小为a,粒子的初速度为v0,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沿y轴方向分速度的大小为vy,速度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θ,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

a①由运动学公式得d=12at20②2d=v0t0③vy=at0④v=v20+v2y⑤tanθ=vyv0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v=2qEdm⑦θ=45°⑧(2)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粒子在第一象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1为圆心,由几何关

系可知△O1O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R1=22d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0=mv2R1⑩联立⑦⑨⑩式得B0=mE2qd⑪(3)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由几何分析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O2、O2′是粒子

做圆周运动的圆心,Q、F、G、H是轨迹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连接O2、O2′,由几何关系知,O2FGO2′和O2QHO2′均为矩形,进而知FQ、GH均为直径,QFGH也是矩形,又FH⊥GQ,可知QFGH是正方形,△QO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知,粒子在第一、第三象限的轨迹均为半圆,得2R2=22d⑫粒子在第二、第四象限的轨迹为长度相等的线段,得FG=HQ=2R2⑬设粒子相邻两次经过Q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t=FG+HQ+2πR2v⑭联立⑦⑫⑬⑭式得t=(2+π)2mdqE⑮22.答案:(1)v2=2gh-222B

dxmR(2)Ep=2222BdxghR(3)H>442228BdxmgR且EP≥44224BdxmR解:(1)导体棒在倾斜轨道上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2112mv解得:v1=2gh导体棒越过磁场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可

得:-BdIt=mv2-mv1,根据电荷量的计算公式q=It=R=BdxR解得v2=2gh-222BdxmR;(2)设解除弹簧约束,弹簧恢复压缩后导体棒的速度为v3,根据导体棒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2312mv=2212mv+2Ep;导体棒向右通过磁

场的过程中,同理可得:v4=v3-222BdxmR;由于导体棒恰好能回到原处,所以有v4=v1,联立解得:Ep=2222BdxghR;(3)导体棒穿过磁场才能把弹簧压缩,故需要满足v2>0,即H>442228BdxmgR要使导体棒不断地运动下去,导体棒必须要回到NQ位置,则:EP=

2222BdxgHR≥44224BdxmR要使导体棒最终能在水平导轨与倾斜导轨间来回运动,H>442228BdxmgR,且弹簧的弹性势能满足EP≥44224BdxmR。欢迎访问“”——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