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6、民间美术的奇葩——蜡染、扎染》教学设计3-七年级美术上册桂美版.doc,共(3)页,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95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手工扎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能力目标:汲取扎染工艺方法,能灵活的制作出扎染作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
,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围绕“扎”和“染”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教学难点:1、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在于“扎”;2、启发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准备:课件、白布、颜料、绳、围巾、豆子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
今天老师身上穿了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上衣,你们能看出它的特色吗?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课件展示):揭示课题: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奇葩——扎染在坐的同学大部分的汉族,你们对于少数民族的这种印花技艺认识吗?扎染作品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寻觅到呢?想
不想学呢?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首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1、(课件展示):民间扎染艺人做扎染的图片,在图片里的这个老人在做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到底什么是扎染艺术呢?谁来说一下?2、(课件展示)扎染简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古时被称为绞缬,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云南大理周城的白族的扎染最为著名。主要以线、绳的捆与绑来起仿染作用。白族扎染图案来源于日常生活三、探究新知:(教师提供扎染小成品发给每组同学一件)(想一想)1
、请同学们打开老师已制作好的扎染小成品,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研究扎染步骤和方法。观察完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a、同学们认为是先扎疙瘩,还是先染色?b、扎得紧还是松?观察完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回答:c、扎布有什么作用?d、
颜色是怎样染的?e、染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关键在哪里?2、扎染技法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离不开扎染的装扮和点缀,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下扎染技法吧!鱼子缬:鱼子缬是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绞缬的基本图案之
一.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夏夜》词中就提到。捆扎法:将白布有规则或任意折叠,然后用麻线捆扎入染后晾干拆线,由于扎有松紧,上色便有深浅,呈现出变化的冰纹,这种方法适合扎成段的布料。夹扎法:缝绞法:在白布上用针线扎成以
留的花纹方入染缸,浸染,待干,将线拆去,紧扎的地方不上色,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方法能扎比较细腻的图案3、同学们,介绍完这么多扎染技法后,觉得咱们的民间艺术非常奇妙,这么多美丽的奇妙的花纹就是如此得来的。归纳下原理和制作工序。活动一:想一想,这三种扎结的方法会出现怎样的图案?扎染染色是扎染
制作技艺中最后的工序,具有独特韵味和魅力,取决于染色中出现的“偶然”效果。注:颜色要先染浅色,再染深色。四、探究、创作:(动手实践,创意挑战)分组合作(课件展示)循环展示扎染作品,音乐播放。1、学生制作2、教师巡视,及时
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五、作业展评:1、展示2、评价3、作业拓展4、演示总结:保护与开发并存,继承与创新并举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我们爱不释手的、充满记忆和情怀的民族瑰宝。我国有87万项非物质项目,并有39项世界级非遗,居世界首位。如此灿烂辉
煌的文化、文明,我们每一个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传承,将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