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学设计6-七年级美术上册湘美版.docx,共(5)页,16.87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9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授课年级:七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2、能够参考艺术家的生活背景对其他作品的艺术风格作出简单的评述。3、能够尝试运用三原色自制色相环。教学
重点: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感受自然界色彩和艺术表现表现之间的差异,了解色彩对比和笔触在作品中所起到的情感表现的作用,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大胆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表现。教学方法:引导式,启发式,讲解式教具准备:绘画材料、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绘画材料、色块包、双面胶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投影仪分别打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1)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出外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提问:(2)两间房间为
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2分钟)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展示课题:《向日葵-色彩的心理效应》1.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a红、橙、黄b蓝、绿、紫
提问:这些颜色分别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2.展示课本11页风景图片。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0分钟)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
氛和传达情感。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回答、分析使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六个基本色相(红、橙、黄、绿、蓝、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举例:欣赏课本12页农民画《
猴子吹号》。提问:这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红运)、喜庆相连。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这幅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
造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民画《猴子吹号》,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民间艺术的根基深厚,源远流长。并了解我国民间绘画的用色特点。3.运用电脑,改变《猴子吹号》这幅画的色调以蓝、绿色为主。(
图略)提问:色调改变了,画面的气氛有没有变化?利用电脑的优势,加强直观感受。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色彩在绘画中表现情感的重要性。4展示课本11页色彩搭配的图片。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让色彩知识与学
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切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5.展示课本11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
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6.欣赏(1)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提问:凡•高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向日
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课堂活动学生自制色相环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色彩、笔触表达情感,从现在大家就可以用色彩来装
扮自己,美化我们的生活,通过自制色相环让我们的走进色彩的世界感受绚丽多姿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