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0.欧洲美术之旅》教学设计2-七年级美术下册人美版(杨力).doc,共(17)页,70.60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8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欧洲美术之旅》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美术学段初中年级初一授课时间教材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011版《美术课
程标准》课程性质中提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同时,在教材编写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也要包含经典的外国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由常锐伦先生编著的《美术学科教育学》中关于美术学科的特点中也指出,“教
学内容的设置应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课就是初中教材设立的“五大洲美术之旅”系列学习之中的第二课,能很好的再现《美术课标》的灵魂。本课遵循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以学生原有的视觉知识经验作为平衡点,教师抛出新问题,引起学生的视觉知识不平衡,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外国美术作品的兴趣,达到新的
知识经验平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尊重及珍视世界文化遗产,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的第10课《欧洲美术之旅》,是“五大洲美术之旅”系列中的第二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因为有了上学期《亚洲美术之旅》的铺垫,学生对于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已经有了一
定的欣赏方法和探究方式。并且,由于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开放,一部分学生已经出国实地体验过欧洲美术作品,所以本课的学习还是对学生充满吸引与向往的。再次,作为亚洲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学生,从对中西方文化与美术的差异和对其他大洲美术的强烈渴求上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时段和地位是恰
到好处的。另一方面,本课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是精彩纷呈、分类清楚、详略得当。欧洲美术具有丰富多彩的面貌,美术作品的时间跨度大,在美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艺术家很多,但只要找到典型时期的典型美术作品就能帮助学生学习繁杂的内容
。建筑、雕塑、绘画这三个门类是欧洲文化、宗教、民族精神等最典型的体现,本课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虚拟欧洲旅行为主线,以欧洲艺术发展时期为纵轴,以三个美术门类为横轴,2以欧洲不同地域为外圆,帮助学生了解和发现欧洲美术的特点。教学
背景分析学生情况:本课的学习对象是本校初一年级的学生。我校是区外语实验特色校,部分学生有外出游学的经历,对外国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基本素质与认知水平较好,部分学生对欧洲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有所了解。此外学生通过上学期的美术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学科学习方法、分析以及思
维能力,这就使其具有参与学习、相互讨论的潜在因素。但由于初一学生对艺术作品还是处在感性感受阶段,分析问题时易出现片面和主观的现象,对一些艺术作品较难理解和把握,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学方式:本课主要采用虚拟旅行的情景式与
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以问题链式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经典艺术作品,以项目学习的方式驱动学生自主分析作品、强化对于课堂知识的实践运用。教学手段:本课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即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手段即教科书、粉笔、黑板、挂图很好的结合在
一起,注重构建生动形象、身临其境的美术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及有效程度。教学重点及解决方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赏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欧洲的世界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感受其特点与成就。具体解决方式是:1.采取问题链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帮
助学生赏析欧洲建筑作品。2.采取对比讨论法,帮助学生赏析欧洲雕塑作品。3.采取教师示范鉴赏法,学生自主分析欧洲绘画作品。教学难点及突破方式: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列举和分辨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欧洲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理解欧洲美术丰富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具体解决方式是:
1.在欧洲建筑篇小结时,展示欧元纸币上的建筑图案,根据特点分辨建筑模式。2.在欧洲绘画篇采取查缺补漏形式,完善整个欧洲艺术发展脉络,直接进入实践操作、分享交流阶段,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大胆鉴赏美术作品。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欧洲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建筑
、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了解经典美术作品的特点与成就。2.过程与方法运用虚拟旅行的方法,师生互动交流问答,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运用对比讨论法,通过了解创作时间、材质、造型特点、时代意义等方面,帮助学生欣赏欧洲雕塑作品。运用学过的
四方面欣赏方法学生自主赏析欧洲绘画作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欧洲文化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意识,培养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理解、珍视、保护的精神,提高学生鉴赏世界文化遗产与优秀美术作品的能力。问题框架基本问题:1.
同学们能说出老师去的这些地方是哪个国家和著名美术作品吗?单元问题:1.同学们在这两个建筑中看到了什么?2.你还能举几个欧洲近现代建筑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吗?内容问题:1.刚才老师去过的那些国家是世界的那个大洲?请同学们在世界地图上指出欧洲的位置。2.观察拜
占庭建筑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3.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欧洲的货币,欧元,他们能非常好的体现出欧洲建筑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及其重要的地位。请同学们根据欧元纸币上的建筑图案,回忆老师刚才介绍欧洲建筑的不同风格,回答
相对应的建筑模式。4.这座与之前的建筑感觉完全不同了,你能说说他是用什么材料建造而成的?5.我们再来看几个欧元硬币,看看有没有你们熟悉的美术作品,他们还是建筑或雕塑吗?6.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板书里哪个时期还
没有跟大家分享作品呢?7.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4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时间安排5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欧洲旅行的照片教师提问1:同学们能说出老师去的这些地方是哪个国家和著名美术作品吗?观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回答1:欧洲各国,(作品省略)引发学生
学习兴趣,与学生产生共鸣,进入学习情境。3分钟温故知新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建筑雕塑绘画教师提问2:请把刚才看到的美术作品分类。学生自主分类、归纳学生回答2:建筑、雕塑、绘画帮助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增强其分类、归纳的能力。1分钟新课讲解教师提问3:
刚才老师去过的那些国家是世界的那个大洲?请同学们在世界地图上指出欧洲的位置。别看欧洲占据世界的面积很小,但是起源于欧洲的西方文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艺术丰富多彩,刚才在老师的照片中同学们也应该发现这点了,虽然不同地域不同
时期的欧洲艺术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精神之源。我们再来看一下欧洲地图,同学们能指出希腊的所在位置吗?古希腊可以说是欧洲艺术之源,我们现在就跟老师一起来进行一次欧洲美术之旅。(板书:欧洲美术
之旅)下面发给每个小组一张欧洲地图和一些欧洲著名的建筑物,请同学们把建筑物贴到相对学生回答3:欧洲,并指出欧洲的位置。学生感受欧洲的重要性,领悟欧洲艺术之源。学生指出希腊的地理位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从地理位置上了解欧洲。点出教材第一部分对欧洲的评价
,指出欧洲艺术虽多样化但有相同的艺术之源和统一的发展线索。帮助学生从地理位置了解欧洲建筑。30分钟6应的地图位置上。教师:欧洲,尤其是西欧的艺术虽然复杂但却有比较统一的发展变化线索,教师板书(画出纵轴和横轴,标明时间和艺术类别,详见板书设计)纵轴标
明的就是欧洲艺术统一发展的时代阶段,横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美术门类,我们先在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欧洲建筑中徜徉,找出这些建筑的特点。欧洲建筑篇教师出示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出示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和古罗马的角斗场图片,他们均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先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看看建筑的特征。教师提问4
:同学们在这两个建筑中看到了什么?教师:希腊建筑对后世纪影响最大的是它在庙宇建筑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完美的建筑形式。它用石制的梁柱围绕长方形的建筑主体,形成一圈连续的围廊,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简单来说建
筑的地理位置探索。学生按照教师的板书在学习手册上记录。学生看图片学生回答4:帕特农神庙大量的柱子,角斗场大量的拱券。学生记录并简单在手册图形笔记的位置临摹柱式和拱券。新颖的板书设计让学生瞬间提起兴趣。并且突出本课板书
的优点。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学生一下就能抓住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增强了学生的信心。简单的临摹让学生对柱式和拱券有直观形象了解。培养学生观察、对7就是“柱式”。(学生板书并用简笔画表示柱式)古罗马把古希腊的柱式结构巧妙结合在墙体立面上,
两柱之间是券洞,极富趣味。简单说就是“拱券”。(学生板书并用简笔画表示拱券)教师过渡: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结构所达到的水平上,希腊-罗马时期确实是一个高峰。他们的文治武功也是后世西方世界的精神支柱。然而以后的几个世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
罗马帝国的衰败使欧洲进入了文明的黑暗——中世纪,西罗马被哥特人占据。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教师出示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出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式的俄罗斯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和西罗马帝国哥特式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他们也均是世界文化遗产。教师提问5:观察拜占庭建筑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教师:拜占庭时期的建
筑要在屋顶上加上一大型圆穹顶。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所以“穹顶”(学生板书并用简笔画表示穹顶)是拜占庭建筑的最大特征。老师虽然没去看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StSophia大教堂,这个典型学生观看和倾听教师讲解。为后面中世纪建筑特
点的了解打下基础。学生看图片学生回答5:圆形的屋顶学生记录并简单在手册图形笔记的位置临摹穹顶。比与总结能力,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异同。学生都对历史和历史故事感兴趣,轻松过渡到中世纪建筑。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了解拜占庭建筑的穹顶特征,并理解多元文化在不同地域
带来建筑风格的影响。8的拜占庭建筑,却有幸参观了拜占庭和本民族特色结合的非常好的俄罗斯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教师:东欧的教堂是突出穹顶,使穹顶更加饱满。现在俄罗斯红场上的华西里·伯拉仁诺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
教堂建筑。其特点是中央一个“洋葱头”,周围八个“小洋葱头”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个大小不一的穹顶。同时,大教堂也采用了俄罗斯民间木结构教堂的形式,造型别致、色彩艳丽,极具俄罗斯民族特色。该建筑是世界宗教建筑中的珍品。教师:巴黎圣
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玻璃窗棂。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所有拱券还改变成了尖拱。简单来说“尖峭”(学
生板书并用简笔画表示尖峭)就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教师过渡:在欧洲文艺复兴后,出现了众多建筑的流派,尤其到近现代,由于新材料的大胆应用、造价和时间的节省、新奇简洁造型的出现,涌现出大量近现代的建筑。教师出示电子地图并在地图上出示蓬皮杜艺术中心。教师提问6
:这座与之前的建筑感觉完全不学生欣赏学生记录并简单在手册图形笔记的位置临摹尖峭的特点。了解东欧的教堂特点,如何把本地民族特色与拜占庭建筑特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图片的分析,学生直观了解哥特式教堂的特点。9同了,你能说说他是用什么
材料建造而成的?教师:关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可说的实在是太多了。在我看来,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整个地把传统的建筑里外颠倒了一下。大量的管线和通道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建筑外。虽然刚出来时备受争议,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标志。我们可以看出“新材料”(板书并用简笔画表
示新材料)的应用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新的造型手段。教师提问7:你还能举几个欧洲近现代建筑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吗?教师提问8: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欧洲的货币,欧元,他们能非常好的体现出欧洲建筑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及其重要的地位。
请同学们根据欧元纸币上的建筑图案,回忆老师刚才介绍欧洲建筑的不同风格,回答相对应的建筑模式。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现代建筑欧洲雕塑篇漫步在欧洲的大街小巷,花园建筑,到处可见风格迥异的雕塑,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欧洲的雕塑。刚才咱们在学习欧洲建筑时看到了欧元纸币上都是欧洲建筑
的精华,那么同样精彩的雕塑在货币上有体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咱们来看一枚欧元的硬币。教师介绍:这个是意大利著名的未来派艺术学生回答6:钢铁与玻璃。学生感受现代建筑的特点并记录。学生回答7:卢浮宫前面的玻璃金字塔,造型源于古埃及金字塔。学
生回答8:10欧元是罗马式建筑,20欧元是哥特式建筑,500欧元是现代建筑。学生感受从建筑到雕塑的转变。玻璃、钢材新材料的运用造就了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建筑造型和形式。拓宽学生视野。简单有趣的货币,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分辨不同时期欧洲建筑风格,也是一个好的检测手段。从建筑到雕塑的转变。
从纸币到硬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0家翁贝托·波丘尼的作品《空间中连续运动的形体》,塑造了一个没有头和手的人形,展示出了人物步行时的连续性。未来派的雕塑家以这样的形式来表示行走中的人,那作为欧洲艺术源头的古希腊雕塑家和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艺术的代表贝尼尼是如何表现行走中的人呢?下面请看古希腊雕
塑《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和《阿波罗与达芙妮》教师在板书的纵轴上粘贴雕塑图片,让学生明确雕塑的创作时代。教师:咱们手册的上方有一个表格,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请把表格填写完整。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阿波罗与达芙妮空间中连续运动的形
体创作时间材质造型特点时代意义教师:下面我在每个小组找一名同学根据表格内容分别讲解这几件作品。教师小结:《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全身充满了生命力和雄壮的感觉。细密而又富于变化的衣褶勾勒出女神优美的曲线,给人
以华丽优雅的美感,被人称为是“崇高样式”的理想化人体。这是古希腊时期的典型作品,在动态和静态的平衡上发展到了顶峰。《阿波罗与达芙妮》这组雕像表现了两个处于激烈运动中的人体,人物都处在乘风追奔的运动之中,给人以向上升华、轻盈、充满生命力的优美感觉。激情、激烈运动正是巴洛克艺
术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和我回到电子地图再看一看学生看图片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学生根据表格进行讲解。不仅欣赏了一个著名的现代雕塑,更引出了同一动势下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从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锻炼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的能力。11精彩的欧洲雕塑。教师小结:欧洲雕
塑从古希腊、罗马的理想雕塑,再到文艺复兴的人文雕塑,最后近现代流派众多、材料推陈出新的雕塑,我们看到了欧洲不同阶段的审美差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并从历史的角度关爱、尊重这些艺术作品。教师提问9:我们再来看几个欧元硬币,看看有
没有你们熟悉的美术作品,他们还是建筑或雕塑吗?教师过渡:我们学习了欧洲的建筑与雕塑,下面就是异彩纷呈的绘画篇了。教师提问10:请同学们看看老师的板书里哪个时期还没有跟大家分享作品呢?欧洲绘画篇教师:咱们先从史前绘画说起。教师出示电子地图,指出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
穴壁画的学生重温知识学生重温这几个时期欧洲雕塑的特点。学生回答9:一个是达芬奇名画《维特鲁威人》,一个是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的局部。学生回答10:史前时期、文艺复兴和新古典、浪漫主义时期。提醒学生包容、尊重艺术作品。考察学生对欧洲绘画的了解,并进入绘画模块的学习。完整欧洲艺术的发展脉络,进
一步帮助学生复习了欧洲艺术的发展线索。12位置,并把图片贴在板书纵轴史前位置。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在1879年被发现的。野牛线条粗犷,结构科学,身体比例准确,运用了多种颜色,其中以赭红与黑色为主,辅助有黄色和暗紫色,他充分显示出了史前人类对于动物形象的精熟和多种色彩搭配运用的技艺,在
绘画技巧上是一大进步。教师:欧洲的绘画面貌自文艺复兴更是丰富多彩,在此我只举一个例子说明。(把图片贴在板书纵轴文艺复兴位置)教师:如何欣赏一件美术作品:《维纳斯的诞生》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1.内容描述:仔细观察作品,说说你看到的内容以及内心的感觉。在清晨宁静的气氛中,从海洋中诞生的维纳斯站在
飘浮于海面的贝壳上,左边是花神和风神在吹送着维纳斯,使贝壳徐徐飘向岸边;右边是森林女神手持用鲜花装饰的锦衣在迎接维纳斯。维纳斯伤感的神情和秀美的姿态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复杂、矛盾而又富有诗意美的形象。2.形式分析:请用学过的美术语言,说说作品的造型元素有何特征。学生
了解西班牙史前绘画。学生欣赏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欣赏美术作从地理位置上了解史前绘画。学生感受史前绘画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学生复习如何从四个方面欣赏一件美术作13造型——作者采用各种对比(男人体与女人体、着衣与裸体、直立的
树干与柔和的形体)显示了美的节奏和旋律。构图——画面上的风神、花神和森林女神的形象共同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的边框,维纳斯恰好居于画面的正中,整个画面显得统一而又圆满。3.画家意图:艺术家尽力强调了维纳斯的秀美与清纯,特别是那潇洒飘逸的金发和逾越自然的人体比例,更使画面透露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情调。4
.作品评价:画家对希腊、罗马古典艺术境界的崇尚使得他的作品并不仅仅限于感官本身的审美诱惑,而是通过对美的沉思冥想,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纯化和超越,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这个维纳斯的形象后被人们誉为文艺复兴精神的缩影。品的四个方面
,为下面的实践分析打基础。品,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对后面的实践操作与分享评价奠定基础。实践分析按照教师对绘画作品的四点分析:内容描述、形式分析、画家意图、作品评价,分析评述野兽派马蒂斯的作品《红色的和谐》和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把图片贴在板书纵轴相对应的
位置)。教师给出这两幅画的创作背景。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两张作品。考验学生对绘画作品特点的把握,通过在小组中交流和自身感受,运用美术语言进行比较,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5分钟效果评价教师要求学生课程结束后,自己与小组同学讨论后对以
上两幅作品进行四点分析,在下次综合练习课中与同学们分享。学生尽量完成讨论。更进一步对美术作品分类的升华,对以后的美术鉴赏锦上添花。1分钟归纳教师提问1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11:欧洲不同引导学生复习本节课知识3分钟野兽派喜欢把
人或景物的形状,用简略的方式表现,而改变对象原有的色彩面貌,涂上自己喜爱的色彩。此画取材于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的一场巷战。它是法国人民反对波旁王朝复辟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14总结教师:今天老师带着大家进行了一次欧洲艺术之旅,我们从希腊、
爱琴海的崇高、和谐,到意大利的风趣幽默,从俄罗斯的异域民族风情,到法国的浪漫优雅,再到西班牙的热情如火。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欧洲。其实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美术作品只是欧洲美术中的沧海一粟,希望大家课后能更多地认识欧洲美术作品,感受不一样的欧洲。教师总结:1.欧洲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世
界艺术中占据重要位置。2.欧洲艺术虽然风格多变更迭,但却呈现出比较统一的发展变化,这既是其自身的民族特色,也是欧洲美术传统的精髓。3.我们对全世界的艺术与文化遗产要采取珍视、尊重、保护的态度。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
别的美术作品。学生和教师一起重温欧洲艺术之旅。学生聆听点,提升热爱世界,热爱世界文化的氛围。同时通过教师的三点总结,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加强情感和价值观提升。拓展提高教师:我在欧洲游览的时候发现许多涂鸦作品,在欧洲,涂鸦是一种街头艺术,
它如流行音乐、街头劲舞一样为人们所注目,它表达了纷乱烦燥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多样性。涂鸦到底是人们为了宣泄对社会的不满,还是点缀了烦闷的城市生活,见仁见智吧,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包含着幽默、调侃、讽刺、过激的欧洲涂鸦作品,感受一下
不一样的欧洲艺术。学生感受不同文化氛围下的涂鸦艺术。对多元的文化艺术采取包容态度。利用学生喜欢的欧洲特殊艺术形式,再次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理解、包容、珍视、尊重艺术作品的含义。2分钟15板书设计学生手册板书体现16学习效
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1.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表现出了充分的兴趣和研究热情。2.学生能否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堂问题寻找出合理的答案。3.学生是否能领会、理解课程的核心思想。美术学习手册的使用:1.文字、图形笔记内容是否完整。2.雕塑表格是否填充完整。3.绘画欣赏四
点分析是否完整。评价量规:1.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程度。2.学生实践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体现度。3.小组讨论交流的程度与讨论结果的创新性。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1.本课以教师带领学生进
行虚拟欧洲旅行为主线,以时间为纵轴,以三个美术门类为横轴,以欧洲不同地域为外圆,帮助学生从欧洲史前艺术到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再到欧洲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最后到近现代美术,了解和发现欧洲美术的特点。整个课堂轻松自然,师生互动性强。教师的亲身游历、
全课图片的实地拍摄、欧洲电子地图的运用与新颖的板书设计让这节课“洋”味十足、吸引力“爆棚”。2.本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探索,以问题链、探究活动、自主研究驱动17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大胆评述艺术作品。本课的课堂教学及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由
始至终沉浸在新奇与探索中。本课图片的选用、穿插、过渡都意味深刻,诗歌般的语言让人陶醉其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欧洲艺术丰富、多变与创新的特点,与统一发展脉络的特色。3.本课美术学习手册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教材,不仅能帮助学生进行文字内容的记录,而且图形笔记的运用更能增强学生对艺术作
品的理解与特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可见一节好课,美术学习手册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