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第1节《认识声现象》练习本(含答案) .doc,共(4)页,6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30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节认识声现象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D)A.空气B.海水C.大地D.铁3.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__振动__而发
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_水(或液体)__能传播声音。4.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6__Hz,人耳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
__200__次。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是(D)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声时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花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
中变大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C)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7.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D)A.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跳动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
能溅起水花C.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D.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8.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D)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9.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A.振动B.静
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C)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D)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12.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
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C)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原
因不明13.人讲话依靠__声带__的振动发出声音,鼓声依靠__鼓面__的振动发出声音,小提琴依靠__琴弦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空气柱__的振动发出声音。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振动__产生
的,是通过__空气__传入人耳的。15.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_固体__也能够传声。16.“掩耳盗铃”是大家
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产生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传播__。17.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B)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
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8.有一根很长的正在送水的钢管,一个工人从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则关于另一个工人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听到两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空气传来
的B.听到两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传来的C.听到三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D.听到三次响声,它们按先后次序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19.无锡东林书院有副对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句话,从“声现象”角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水和声带,风声雨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水和耳朵,风声雨声是人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介质也
能知道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和声带,风声雨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源是风和声带,风声雨声是人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介质也能知道20.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__振动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
先感觉到的是__大象__。21.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020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该金属中的声速。解:因为v=st
,所以声音的传播时间:t空气=sv空气=1020m340m/s=3s,由题意知:t空气-t金属=2.5s,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t金属=t空气-2.5s=3s-2.5s=0.5s,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v金属=st
金属=1020m0.5s=2040m/s;答:金属中的声速是20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