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章末整合提升5 (含解析)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92.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章末整合提升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章末整合提升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章末整合提升5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章末整合提升5 (含解析).doc,共(6)页,9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87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章末整合提升机械能功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恒力做功:W=Flcosθ变力做功功率平均功率:P=Wt或P=Fvcosθ瞬时功率:P=Fvcosθ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以恒定的功率启动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机械能动能:Ek=

12mv2重力势能:Ep=mgh机械能:E=Ek+Ep基本规律功能关系:W=ΔE动能定理:W=Ek2-Ek1机械能守恒定律:Ek1+Ep1=Ek2+Ep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1.(2017·全国

卷Ⅱ)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块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A.v216gB.v28gC.v24gD.v22g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力与运动、功能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解析:设轨道半径为R,小物块从轨道上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1,由于轨道光滑,根据机械

能守恒定律有mg×2R=12mv2-12mv21,小物块从轨道上端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对运动分解有:x=v1t,2R=12gt2,求得x=-16R-v28g2+v44g2,因此当R-v28g=0,即R=v28g时,x取得最大值,B项正确,A、C

、D项错误.答案:B2.(2017·全国卷Ⅲ)如图,一质量为m,长度为l的均匀柔软细绳PQ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点,M点与绳的上端P相距13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A.19mglB.16mglC.13mglD.12mgl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重心

的确定、动能定理.解析:QM段绳的质量为m′=23m,未拉起时,QM段绳的重心在QM中点处,与M点距离为13l,绳的下端Q拉到M点时,QM段绳的重心与M点距离为16l,此过程重力做功WG=-m′g13l-16l=-19mgl,对绳的下端Q拉到M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功W=

-WG=19mgl,可知A项正确,B、C、D项错误.答案:A3.(2016·全国卷Ⅱ)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的

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功能关系、力与运动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L=12mv2,v=2gL,绳长L越长,小球到最低点时的速度越大,A项错误;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由Ek=12mv2可知,不能确定两球动能的大小关系,B项错

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v2L,求得F=3mg,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因此C项正确;由a=v2L=2g可知,两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项错误.答案:C4.(多选)(2016·全国卷Ⅱ)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

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在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

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功能关系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应用动力学规律及功能关系解题的能力.解析:小球在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先增大,后减小,到

某一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再继续向下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又伸长,弹簧的弹力方向与小球速度的方向的夹角先大于90°,再小于90°,最后又大于90°,因此弹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最后又做负功,A项错误;弹簧与

杆垂直时,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小球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B项正确;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这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C项正确;由于在M、N两点处,弹簧

的弹力大小相等,即弹簧的形变量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为零,重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即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D项正确.答案:BCD5.(2015·全国卷Ⅰ)如图,一半

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

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功能关系

、摩擦力做功、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偏难.解析:根据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压力为4mg,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对质点的支持力为4mg.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mg=mv2R,解得质点

滑到最低点的速度v=3gR.对质点从开始下落到滑到最低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R-W=12mv2,解得W=12mgR.对质点由最低点继续上滑的过程,到达Q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要小于W=12mgR.由此可知,质点到达Q点后,可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选项A、

B、D错误.答案:C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