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教案 (5)-八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doc,共(2)页,7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43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1.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3.
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4.教学用具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橡皮塞。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5.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反应表达式1.在空气中点燃磷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3.镁在空气中燃烧4.加热碱式碳酸铜[引入新课]这些
反应表达式反映出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从这些反应式里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的是什么物质,表示出这些反应中质的变化。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量是否也发生变化呢?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
量有什么关系?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探讨这些问题。[探究活动]观察和问题一张纸片燃烧后,只剩下少量灰烬,其余物质是消失了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会变化吗?假设和推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会变化。设计实验方案将燃烧前的纸片和燃烧后的生
成物称量比较质量。选做实验1.4224()CuSONaOHCuOHNaSO2.2233BaClNaCOBaCONaCl解释和结论[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讲解]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了的反应物,如果某种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2.“反应生成的各物质”仅指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包
括沉淀或气体),与此物质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分析]通过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际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原子种类(元素
)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归纳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五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微观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
能改变[讨论交流]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据此他推断: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为什么?(铁生锈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参加反应,因此质量会增加;木材燃烧后,生
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消散到空气中,因此质量会减少。这些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有人宣布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因而他可用水开动汽车。你相信吗?说明理由。(不相信。因为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汽油中含有碳
、氢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不可能生成新元素,所以说法错误,不能相信。)3.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多少?4.H2和O2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吗?(不一定。H2和O2的混合物不一定恰好
完全反应,只有参加反应的H2和O2的质量之和等于去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布置作业]作业本和同步相对应内容两个一定改变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