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月相》教案 (4).doc,共(2)页,4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5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月相[学情分析]1、小学常识中已学过“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的知识,学生对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运动关系有了一个初步了解。2、初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用直观教学法进行月相形成部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
掌握。3、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教学内容]1、月相,月相变化的规律。2、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任务定位]教学重点: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教学方法]直观
教学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用具]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透明塑料球1个、半黑半白球每小组1个[教学过程]一、引课(或动画演示):曾经担任杭州刺史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上有一句千古绝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设疑:那么月亮为何会有圆缺变化呢?今天我们就
来一起探究,讨论这个问题。同学们看到过的月亮很多,老师在同学门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张白纸同学门能把自己见到过的月亮的各种形状换在白纸上吗?(请一位同学到黑板画)学生活动:月相(板书)二、实验观察(A、B师生共同进行,C分组进行)实验A:手电筒(平行光)、地球仪——形成亮暗半球实验B:手电
筒(平行光)、透明塑料球——形不成亮暗半球结论1(板书):要形成月相,月球必须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实验C:黑白半球的“月球”③每小组1个,分四人一组,④②三人按图演示,一人记录,太重点观察①③⑤⑦四点。⑤①阳(如用成像在毛玻璃上的旧式地球月球光照相机观察,效果更佳。)⑥⑧⑦观察记录表观察点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月相图农历时间结论2(板书):①三者成一条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月球——地球——太阳满月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②三者成垂直时地球——太阳下弦月|月球小结:太阳、地球、月球相互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变
化。使观察到的月相发生变化。动画演示:月相的整个变化过程三、查一查,算一算(分小组进行)问题: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有什么不同?(有29天、30天)为什么会这样?(提示:与月相变化周期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后归纳:
结论3(板书):农历月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而确定的,因为月相的变化周期是29.53天,日取整数。用大小月的办法来调整小数部分的时间。四、拓展探究(发展学生个性)问题1: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是一个什么样的“
图案”?(民间传说中的吴刚、桂花树、嫦娥、玉兔等)问题2:你注意到了吗?这个“图案”有没有变化?学生议论后教师小结:“图案”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反面是看不到的。你能设计一个演示实验解释这一现象吗?(教师可作提示:公转、自转周期相
同,方向一致:自西向东)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析。自转方向公公转转方方向向观察者图(1)观察者图(2)说明:假设地球不自转,由①处说明: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自转方向一致,周公转到②处,看到的球面有变化期相同,所
以看到的球面永远是正面五、实践观察(课后探究活动)分小组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重点做好下表观察记录(附观察记录表)日期初一、初二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升时间落时间月相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