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太阳和月球》教案 (7).doc,共(3)页,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4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浙教版科学七下第四章第一节太阳和月球(2)----月球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等活动,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2.了解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历程,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的准备工作。3.经历运用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信息,并按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
息交流、整理的过程。4.从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历程中,体会到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能关注我国升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教学策略:通过书本、网络、询问、电视等途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师生共同分析资料,交流合
作掌握本课的内容。教学资源:1.视频剪辑2.多媒体一体机.3、微格教室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了解教参上介绍的有关月球的知识;2.整理准备提供给学生的月球资料(远古时期、伽利略时期、近现代时期);3.录象资料(备课系统:人类在不同时期对月球的探索、《“嫦娥一号”探月》视频片断);学
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教学过程(一)你说我说,谈月球1、谈话交流,了解学生掌握月球信息的情况。师:那到目前为止,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2、大胆质疑,提出开放的研究问题。教师谈话:看来月球不愧是地球的邻居,我们
已经不那么陌生了。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情况呢?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3、整理汇报,认识并掌握月球的概貌。2你准备用什么方法研究?查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再提示一下:不仅要会查资料,还要会分析、整理资料,可以在资料
上圈一圈、划一划啦,同时还可以把你的一些新发现记下来。请每组同学将课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进行交流与讨论.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分析和交流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5、活动:月球PK地球,阅读教材和课外搜集的关于月球的资料,找出地球和月球的不同点,在比
较中认识月球。思考: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同?学生1介绍:月球上没有花草树木……学生2介绍: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学生3介绍:月球上白天很热很热,晚上很冷很冷……学生4介绍:……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月球概况地形差异没有
空气没有水重力更小温差大没有生命教师:因为这些不同,月球和地球的环境也天差地别了.比如没有空气,那么地球上的哪些现象,月球上就不会出现了?学生:不会有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声音也不会传播,万籁俱寂了……学生:月球的天空是一片漆黑的……教师:比如说重力
小,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可以跳得很高,可以背得动质量很大的物体……教师:月球的地形也很独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环形山,环形山布满月球表面,关于形成原因人们无法得知,为此产生了很多的假设。其中比较主流的是碰撞说---认为是陨石碰撞的结果。对此同学们可
有什么办法去判断其是否合理?学生:进行讨论,想办法(通过讨论提出利用模拟实验研究,或者继续观察月球的环形山,分析环形山的岩石结构等等方法)教师:对于以前发生的事情,就如同无法打开的黑盒子,我们只有进行猜想,然后验证,使得答案逐渐接近真相。其中模拟试验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但是模拟实验结果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只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二)探月之路再回顾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对月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这些知识的获取却是来之不易的
,可以说,人类对月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历程吧。2、展示有关人类认识月球历程的图片,学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认识。3、思考:比较以前和现在我们对月
球的认识程度;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探月之路,你们有何感想?34、了解一下“嫦娥工程”的探月计划和“神州探月”计划师小结:其实,任何科技的进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少则10年20年,多则上百年,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高科技生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未来的科技等着
我们去探索,所以我们要刻苦学习、努力探究,争取将更多的中国国旗插到月球上,成为中国的骄傲。到那时,我们的家可能都在月球上了,你们想到月球上居住吗?(三)月球之旅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月球更加熟悉了,
现在假如我们要乘宇宙飞船到月亮上去旅行,想一想,需要准备带哪些物品?为什么?到了月球,你想干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是科学的真正意义励志:求知是人类的天性,生命不息,探索不止板书设计:第一节太阳和月球(2)----
月球月球环境概况地形没有液态水重力小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大无生命月陆月海环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