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质检试题(5)(含解析)-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人教版.doc,共(13)页,26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03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硫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
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A.石灰水B.灼热的碳层C.水D.灼热的氧化铜4.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炽热
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5.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
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6.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B.四氧化三铁C.氧化铜D.木炭粉和氧化铜7.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式为:A(固)+B(
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A.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8.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
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
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②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③焊割金属时,用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④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2)能用于灭火的气
体是__________;(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能源(填“再
生”或“不可再生”),其中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粒跟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
“能”或“不能”)用来制取氢气,由于氢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可采用__________法收集.14.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
拟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1)乙醇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填两点):__________,因此乙醇又可称为“__________
能源”;(3)为开发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请你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15.(14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收集
装置选用__________,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
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填
仪器编号).1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
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2)[设计实验]:根据
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_;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
___(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求生成二氧化碳有多少克?则原
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1.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硫
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解答】解:硫和氧气反
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
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生活情景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先分析上述各图所示的变化类型,再确定利用了什么性质.【解答】解:A中原理是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滴,属于物理变化,只利用的物理性质,A错.B中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及叶绿素条件下变成氧气和淀粉,发生了化学
变化,只利用了化学性质,所以B错.C中制纯碱和化肥是化学变化,只利用化学性质,所以C错.D中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物理性质,所以D对.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的定义和本质区别,是解题的关键.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A.石灰水B.灼热的碳层C.水D.灼热的氧化铜【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
氧化碳,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具有的性质进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解答】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而二氧化碳没有,A、氢氧化钙会将二氧化碳吸收,而没有除去一氧化碳,故A错误;B、当二氧化碳通过灼热
的碳层是生成一氧化碳,但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了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故B错误;C、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除去了二氧化碳,没有除去杂质,故C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杂质,而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可以根
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选的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4.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将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C.将混合气体通
入到盐酸溶液里D.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原有的物质.B、一氧
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除去原有的物质.C、盐酸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除去二氧化碳.D、石灰水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碳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④【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①根据煤燃烧的产物判断.②根据现在的能源结构判断.③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④根据氢能的优点判断.⑤根据水利发电不需烧煤等化石燃料
,不产生二氧化碳判断.⑥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判断.【解答】解:①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②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不能禁止使用,所以错误;③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禁止乱砍乱
伐有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④开发氢能源,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⑤利用水力发电,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⑥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种植花草树木,有
利于控制温室效应,所以正确.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①③④⑤⑥.故选A.【点评】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入的共识,温室效应的危害、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6.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B.四氧
化三铁C.氧化铜D.木炭粉和氧化铜【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根据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黑色粉末加热会生成红色粉末
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粉末是铜,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木炭,然后将各物质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解: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常见的红色的粉末有红磷,铜,氧化铁,黑色粉末加热会生成红色粉末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粉末是铜,黑色粉末中含有氧化铜和木
炭,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转换关系,所以黑色粉末是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7.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
式为:A(固)+B(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A.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
水集气法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实验设计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此题为固固型加热制取气体,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装置应该相同,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且D易溶于水,故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解答】解:此题为固固型加热制取气体,它与实验室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氯酸钾)装置应该相同,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29)质量小,且D易溶
于水,故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故选答案为:B【点评】气体制取装置选取依据:第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第二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的选取依据:溶解度小或不溶的可以用排水法.溶于水或和水反应的不可以
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的用向上排气法(相对分子质量>29).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气法(相对分子质量<29).但有些相对分子质量和29差不多的不能用排气法.8.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
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来解答该题,要注意先连接仪器然后检查
气密性,添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解答】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实验步骤是:按要求连好制取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反应器中加入石灰石、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然后验满即可,所
以顺序为①④③②⑤与C选项相符合故选C【点评】知道常用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收集方法,能够熟练的掌握实验装置的连接及药品的添加顺序,一般是先固后液,检查气密性时要先连后验.9.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
要目的是()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开辟”防火隔离带”的其主要目
的是隔离可燃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加油站、面粉厂贴有“
禁止烟火”的标志②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③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④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气体的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①根据加油站、面粉
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进行解答;②根据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进行解答;③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进行解答;④根据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
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进行解答.【解答】解:①加油站、面粉厂附近漂浮着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故正确;②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也有导电性,故错误;③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所以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故正确;④炒菜时油
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起到隔离氧气的目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灭火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11.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
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CO;(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CO2;(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H2;(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是能用于灭火的气体,其化学式为:CO2.(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
其化学式为:H2.(4)氧气是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其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1)CO;(2)CO2;(3)H2;(4)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填“再生”或“不可再生”),其中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
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可以判断化石燃料的组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
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甲烷;CH4+2O2CO2+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化石燃料的分类和化石燃料能
否循环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粒跟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装置能(填“能”或“不能”)用来制取
氢气,由于氢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或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法收集.【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氢
气的原理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氢气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方法.【解答】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常用物质是锌和稀硫酸,只要是固液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均可选用类同制取氢气的装置,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两种
收集方法均可.关于氢气的燃烧应注意点燃氢气前纯度的检验,避免混入空气爆炸.同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故答案为:稀硫酸;Zn+H2SO4═ZnSO4+H2↑;能;难溶于水;排水集气法(或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常见气体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与收
集原理,正确无误的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4.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北京市有关部门拟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1)乙醇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乙醇
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填两点):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因此乙醇又可称为“绿色能源”;(3)为开发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请你提一条建议: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
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新的燃料代替汽油不仅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解答】解:(1)乙醇燃烧是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2)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促进农业发展等,比较环保.(3)使用太阳能汽车;乙醇、天然气汽车或小排量汽车、电动汽车等,故答案为: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合理即
可)..答案:(1)C2H5OH+3O22CO2+3H2O;(2)减少污染;节省化石燃料;绿色;(3)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等【点评】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环保问题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
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4分)15.(14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A,收集装置选用C或E,该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B,收集装置选用C,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
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C(填仪器编号).【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发生装置
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时,用A装置;(2)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3)二氧化硫
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硫化亚铁是固体,稀硫酸属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装置B【解答】解:(1)用高锰酸钾加热来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氧气比空气的密度大,并且不易溶于水,故选AC或E2KMnO4K2MnO4+MnO2+
O2↑(2)制取二氧化碳用的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选BCCaCO3+2HCl=CaCl2+H2O+CO2↑(3)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二氧化
硫气体能溶于水.故答案为:物理红BC【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当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时,用A装置;当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时,用B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当气体比空气的密度大时,用向上排气法
收集;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当气体不溶于水时,用排水法收集.16.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
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
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无明显变化,鸡血颜色发生变化;如果丙同
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发生变化.(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在装置C的出气口接一个尖嘴玻璃管和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C的出气口用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尾气)(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
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可做还原剂,冶炼金属.【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
、干燥与净化.【分析】(3)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能使鸡血颜色改变,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4)从一氧化碳有毒考虑应尾气处理;(5)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考虑.【解答】解:(3)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
化碳的性质可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不能使鸡血变色.一氧化碳能使鸡血变色,而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无明显变化,鸡血颜色发生变化;如果丙同学猜想
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石灰水无明显变化,鸡血颜色发生变化;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发生变化.(4)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所以在使用一氧化碳时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可在装置C的出
气口接一个尖嘴玻璃管和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C的出气口用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尾气).故答案为:在装置C的出气口接一个尖嘴玻璃管和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C的出气口用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尾气).(5)木炭能还原CuO、Fe2O3等,所以木炭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可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点评】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一氧化碳能使鸡血变色,利用该性质可以来检验一氧化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求生成二
氧化碳有多少克?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方法一,因为反应后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钙元素全部转化为CaO中的钙,则只要计算出所有CaO中的钙元素即可求出;
方法二,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120﹣84=36g)来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同时也计算出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再分别计算这两种物质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就能求出.【解答】解:(法一)84gCaO含钙元素的质量=84g××100%=60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60g,则原固
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0%答: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法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120g﹣84g=36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4
4x36g100:44=x:36g解之得x≈81.8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120g﹣81.8g=38.2g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81.8g××100%+38.2g××100%=60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
0%答: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点评】两种解法中,解法一很简单且数据较容易处理;解法二的过程较多,数据处理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