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教案: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 .doc,共(5)页,8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87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格致课堂【新教材】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教学设计(人教A版)本节是主要介绍如何从样本中提取基本信息:方差、标准差、极差,来推断总体的情况.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课程目标1.结
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离散程度参数(标准差、方差、极差).2.会求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极差.3.理解离散程度参数的统计含义.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方差、标准差有关概念的理解;2.数学运算:求方差、标准差;3.数据分析:用样本平均
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重点:求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极差.难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情景导入在初
中我们学过方差、中位数和平均数标准差的概念,他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特征数.回忆它们的定义及特点,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怎样估计总体.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格致课堂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209-213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标准差和方差各指什么?2、标准差和方差的特征各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三、新知探究1.方差、标准差的定义一组数据x1,x2,…
,xn,用x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ni=1n(xi-x)2=1ni=1nx2i-x2,标准差为1ni=1nxi-x2.2.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的定义如果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变量值
分别为Y1,Y2,…,YN,总体平均数为Y,则称S2=1Ni=1N(Yi-Y)2为总体方差,S=S2为总体标准差.如果总体的N个变量值中,不同的值共有k(k≤N)个,记为Y1,Y2,…,Yk,其中Yi出现的频数为fi(i=1,2,…,k),则总体方
差为S2=1Ni=1kfi(Yi-Y)2.3.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的定义如果一个样本中个体的变量值分别为y1,y2,…,yn,样本平均数为y,则称s2=1ni=1n(yi-y)2为样本方差,s=s2为样本标准差.4.方差、标准差特征标准差、方差刻画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或
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在刻画数据的分散程度上,方差和标准差是一样的.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标准差与方差的应用例1甲、乙两机床
同时加工直径为100mm的零件,为检验质量,各从中抽取6件测量,数据为:甲:9910098100100103格致课堂乙:9910010299100100(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哪台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
更稳定.【答案】(1)x甲=100,x乙=100.s2甲=73,s2乙=1.(2)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解析】(1)x甲=16(99+100+98+100+100+103)=100,x乙=16(99+100+102+99+100+100)=100.s2甲=16
[(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103-100)2]=73,s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100-100)2]=1.(2)
两台机床所加工零件的直径的平均值相同,又s2甲>s2乙,所以乙机床加工零件的质量更稳定.解题技巧(实际应用中标准差、方差的意义)在实际问题中,仅靠平均数不能完全反映问题,还要研究方差,方差描述了数据相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在平均数相同的
情况下,方差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据波动性越大,稳定性越差;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稳定性越高.跟踪训练一1.为了参加某数学竞赛,某高级中学对高二年级理科、文科两个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赛前模拟测试,成绩(单位:分)记录如下.理科:79,81,81,79,94,92,85,89文
科:94,80,90,81,73,84,90,80计算理科、文科两组同学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哪组同学在此次模拟测试中发挥比较好?【答案】理科x1=85(分),方差s21=31.25;文科x2=84(分),方差s22=41.75.
理科组同学在此次模拟测试中发挥比较好.【解析】计算理科同学成绩的平均数x1=18×(79+79+81+81+85+89+92+94)=85(分),方差s21=18×[(79-85)2+(79-85)2+(81-85)2+(81-85)2+(85-85)2+(89-85)2+(92
-85)2+(94-85)2]=31.25;计算文科同学成绩的平均数x2=18×(73+80+80+81+84+90+90+94)=84(分),方差s22=18×[(73-84)2+格致课堂(80-84)2+(80-84)2+(81-84)
2+(84-84)2+(90-84)2+(90-84)2+(94-84)2]=41.75.因为x1>x2,s21<s22,所以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理科组同学在此次模拟测试中发挥比较好.题型二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例2在对树人中
学高一年级学生身高的调查中,采用样本量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如果不知道样本数据,只知道抽取了男生23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70.6和12.59,抽取了女生27人,其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160.6和38.62.你能由这些数据计算出总样本的方差,并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身高方差作出估计吗?
【答案】能,估计为51.4862【解析】引入记号,把男生样本记为1223,,,xxx,其平均数记为x,方差记为2xs;把女生样本记为1227,,,yyy,其平均数记为y,方差记为2ys;把总样本数据的平均数记为z,方差记为2s.根据
方差的定义,总样本方差为232722211150iijjsxzyz,为了与,xy联系,变形为2s22322171150ijjixxxzyyyz,计算后可得23120iixxx
z,27120jjyyyz.这样变形后可计算出2s.这也就是估计值.解题技巧(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注意事项)(1)标准差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考虑数据范围时需要加减标准差.(2)计算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直接利用公式,
注意公式的变形和整体代换.跟踪训练二1.在一个文艺比赛中,8名专业人士和12名观众代表各组成一个评判小组,给参赛选手打分.在给某选手的打分中,专业人士打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7.4和3.7,观众代表打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56.2和11.8,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这名选手
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答案】平均数为52.68分,标准差为10.37.【解析】把专业人士打分样本记为x1,x2,…,x8,其平均数记为x,方差记为s2x;把观众代表打分样本记为y1,y2,…,y12,其平均数为y,方差记为s2y;把总体数据的平均数记为z,方差记为s2.
格致课堂则总样本平均数为:z=820×47.4+1220×56.2=52.68(分),总样本方差为:s2=120[i=18(xi-z)2]+j=112(yj-z)2]=120{8[s2x+(x-z)2]+12[s2y+(y
-z)2]}=120{8[3.72+(47.4-52.68)2]+12[11.82+(56.2-52.68)2]}=107.6,总样本标准差s=10.37.所以计算这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为52.68分,标准差为10.37.五、课堂小结让学生
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课本213页练习,214例习题9.2的剩余题.本节课学生难掌握的是用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在此类题型中学生对公式的转化有一定的困难,需细细推敲.9.2.4总体离散程度的估计1.方差、标准差的定义例
1例22.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的定义3.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的定义4.方差、标准差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