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上册化学粤科版.doc,共(4)页,68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3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4.2《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4.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
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是的成分元素。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课件:1.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写出构成下列物质微粒名称。铁水氯化钠出示一瓶纯净水,让学生观察:水是生命的源泉,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对于水我们都很熟悉。水有哪些物理性质?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回答(完成导学案反馈提升)自主学习一、水的物理性质(阅读教材108页,完成下表)颜色气味状态凝固点(101.3kPa)沸点(101.3kPa)密度[来源:学科网][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
自主完成任务(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1、2、3)提出问题提问:1、从微观的角度来讲,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水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学生回答)2、从宏观的角度说,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你知道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吗?(学生回答)怎样通过实验的方
法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呢?科学家常用电解水实验,通过鉴定水的电解产物,进而推断水的组成。下面同学们观察实验。学生讨论完成[板书]二.探究水的组成出示电解水的课件:让同学观看电解水的过程。实验探究过程电解水简易装置探究活动:演示实验
[实验4—6]电解水1、电解水实验的仪器和药品:(板书)水电解器、直流电源、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增加水的导电性)。2、电解水实验的过程(板书)教师演示电解水实验的整个过程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3、电解水实验
的现象(板书)①.通电后两个电极的表面都有气泡冒出。②.电解后,正负极的玻璃管中都充满了气体。连接电源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多,连接电源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少,它们的体积比为2:1两电极正极端的玻璃管负极端
的玻璃管现象都有气泡放出产生气泡的速度较慢产生气泡的速度较快比较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体积的多少负极刻度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正极刻度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少,它们的体积比为2:1让学生首先感知整个实验的过程及实
验现象,熟悉实验。学生了解水电解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请学生代表回答自己看到的现象,全体学生交流,归纳出完整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在课本相应的中。(完成导学案实验探究1)实验验证4.两种气体的检验(板书)教师讲述:现在切断上述装置
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和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学生观察并记录正极端玻璃管负极端玻璃管现象结论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证明是氧气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导学案实验探究2)实验验证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点燃时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证明是氢气。因此,我们得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发生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教师强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即:负氢正氧氢二氧一谐音:负(父)
氢(亲)阳(养)氧(羊)氢二氧一5.电解水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氧气(H2O)(H2)(O2)教师讲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这说明了什么?6.得出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教师讲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我
们得出了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科学家已经证实,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因而,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又因为氢分子和
氧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这样,我们可以得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也为2:1。而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这说明:(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
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H2O我们大家都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在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怎样才能说明水在化学反应前后氢氧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呢?请同学们观看水通电时水分子的变化。教师出示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分解的动画课件,让学生观看。通过微观角
度的分析,我们会得出:水通电氢气+氧气(H2O)(H2)(O2)水分子分解示意图(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脑袋和拳头,将水通电分解的整个过程学生领会谐音记忆,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落实学生认
真听教师的讲解学生观看水分子的微观分解过程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完成导学案实验探究3、4、5)趣味游戏拓展提升模拟出来。将脑袋当做氧原子,每个拳头比作一个氢原子,每个同学把自己当成一个水分子,不断运动(转来转去),通电后,自己这个“水
分子”与同桌那个“水分子”互相碰撞,拳头与脑袋分离,(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两个拳头紧密结合(形成氢分子),两个脑袋紧紧靠在一起(形成氧分子)。(同桌之间两两合作,全体同学都动起来。)最后,请表演好的同学上台给大家展示。提问:通过这个表演,请同学们归纳
出化学变化的实质?巩固:请大家动手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H2O)通电氢气(H2)+氧气(O2)请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水的组成和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构成。让学生模仿表演,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发生分裂,原子重新组合。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发生分裂,原子重新组合课堂练习详见教学课件和导学案(完成导学案达标测评)课堂小结详见教学课件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相互讨
论,设计另一种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案。(提示: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来设计)[板书设计]一、水的物理性质二.、探究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的仪器和药品2.电解水实验的过程3.电解水实验的现象4.验证两种气体5.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通电氢气+氧气(H2O)(H2)(O2)6.得出结论:(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了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是H2O(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教学特色简述]1.本课题以水与人类的关系引入课题,情境生动。2.水分子分解的动画效果很好,现象非常清晰。3.让学生表演水分解的动画,气氛活跃,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