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4-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

DOC
  • 阅读 3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1.500 K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单元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4-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单元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4-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单元1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4-九年级上册化学科普版.doc,共(5)页,5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70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通过前面六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化学知识,逐步形成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本课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

算大。而且,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对燃烧现象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本课比较适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恰当的预设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

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本课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主火炬、每年因为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为开篇,这两个一正一反的例子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感受火给人类带来温暖、文明的同时,又深深体会到火使用不当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此,引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燃烧的欲望。通过对

已学的几个燃烧现象的回顾,让学生自主总结燃烧的定义。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组织小组讨论,燃烧现象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由学习的兴趣转入问题的思考,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汇报方案,然后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做完实验后小组汇报,反思评价原来的猜想,最终得出燃烧的条件。然后提出问题:燃烧

的三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演示实验7-1,从而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并且借此顺利过渡到灭火原理上,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最后通过火三角的形成和拆散把整节课的内容连贯起来进行小结,让学生从视觉上对知识进一步巩固。整节课以探究

实验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2)能利用灭

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2(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3)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

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学重点】1、物质的燃烧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探究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图片展示】火箭发射,烟花,飞机起飞。【教师】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发现和

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图片展示】火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师】生活中的煎炒烹炸更是离不开火。【图片展示】煎炒烹炸图片。那么究竟什么是燃烧呢?燃烧有需要什么条件呢?【板书】课题1燃烧和灭火观看图片,认真听讲。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熟悉的对象,从最新的热点材料

出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激起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3【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2~3个燃烧事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燃烧现象。事例化学方程式现象镁带燃烧木炭燃烧红磷燃烧铁丝燃烧【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教师】因此,

我们把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提问】电灯通电发光、食物腐烂是不是燃烧?为什么?【板书】1、燃烧的定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忆燃烧现象。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

新知。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过渡】燃烧现象的发生,必须要有可燃物才行,但仅仅只需要这一个条件吗?【探究活动二】燃烧条件的探究注意观看实验视频,自己总结【结论】由该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

具备,缺一不可。①可燃物②温度达到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认真思考。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回答:①铜片上白磷燃烧②红磷未燃烧③水中白磷未燃烧自然过渡到书本演示实验上。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中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4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过渡】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中

的任何一个,会有什么现象呢?【探究活动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总结】1、吹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

下)3、倒扣在烧杯中(隔绝空气)4、剪掉烛芯(清除可燃物)5、沙土覆盖(隔绝空气)6、利用CO2气体灭火(隔绝空气)【教师】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

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板书】灭火原理有三个: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需注意的是: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但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方法有时不只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往往可能同时破坏

几个条件。【随堂反馈】说出下列灭火原理:1、釜底抽薪。2、火上浇油。3、煽风点火。4、抱薪救火。5、杯水车薪。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思考回答认真听讲,联系实验探究内容进

行理解。P126划知识点认真听讲。思考回答。积极探究,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从实验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

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5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演示实验】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两只燃着的蜡烛上,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这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上升(热气流上升),高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因此先熄灭。【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应当采取什

么姿势逃离火场?【教师】火灾发生时,必须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1、切勿惊慌,要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逃生。2、不入险地,不贪财物。2、湿被裹身,匍匐撤离。4、善用通道,莫入电梯。5、火已及身,打滚灭火。“高的先灭!”“低的先灭!”带着疑问仔细观察实验。弯低身体或匍匐逃离

。认真听讲。先设问,再演示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作业】能力培养与测试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板书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2、燃烧的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随意改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