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1-八年级全册五四制化学人教版.doc,共(6)页,4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47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会用二氧化碳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着重体现科学探究过程,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方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总结归纳法、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法。【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二氧化碳的相关
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思路的建立。【教具准备】多媒体。二氧化碳、水、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干燥的石2蕊纸条、稀盐酸、稀硫酸、高低阶梯的蜡烛等。火柴、木条、酒精灯、塑料瓶、烧杯等。【课时
安排】1课时(40min)。【教学程序】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导入猜谜引入:“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植物需要它,灭火最能干,致冷造仙境,温室可肥田”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什么物质?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这些
都与二氧化碳密切相关,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PPT,板书)二、推进新课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色态味问碳酸饮料的制作原理,引出二氧化碳溶解性的探究活动一: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水,立刻塞紧瓶塞,震荡,观察现象并分析。学
生:观察、记录、分析练习巩固(板书)过渡:看二氧化碳其他性质活动二:倾倒二氧化碳3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练习巩固(板书)过渡:神奇的二氧化碳还有更加奇妙的时候,一起来看视频。活动三、认识干冰拓展:干冰不仅能够升华吸热而用
于人工降雨,还用于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过渡:二氧化碳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如何来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呢?学生回答:用澄清的石灰水活动四、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练习巩固(板书)过渡
:二氧化碳不仅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也能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活动五,二氧化碳与石蕊溶液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思考: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谈谈你的想法。学生:讨论
能使石蕊变红色的物质的可能性。过渡: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4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等步骤。知识点二:石蕊变色的探究实验提
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猜想与假设:三种可能性。整理:探究的前提是理清物质关系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别将干燥的石蕊纸条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瓶;滴上水;滴水后放入二氧化碳瓶,观察现象并分析。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过渡:如果
只用一个实验证明,该怎么办?回答:一端滴水、一端干燥的石蕊纸条放入二氧化碳瓶。)结论:是二氧化碳和水使石蕊变红色拓展实验:石蕊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变色的纸条在空气中慢慢恢复紫色。反思与评价:石蕊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实验);碳酸不稳定练习巩固(板书)过渡:性质决定用途,请
大家说说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知识点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光合作用,灭火……教师补充,ppt展示。5练习应用教师:点拨思维,二氧化碳无毒,只是不支持燃烧。过渡: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自学温室效应。综合练习:学案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你有
哪些新的收获?四、小试牛刀、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1、通常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通常)2、Ca(OH)2+CO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3、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不稳定性H2CO3=H2O+CO2↑64、不供给呼吸5、无毒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用途温室效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