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72.000 KB
  • 2022-1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3-九年级下册化学人教版.doc,共(3)页,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63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溶液的形成》教案一、教材分析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溶液》这一单元在教材中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中,第1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2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

,第3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使概念、实验、应用融为一体。学生在前八个单元的学习中,陆续接触到了一些溶液以及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且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很多生活中的溶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溶液”

这个词并不陌生,能够说出一些关于溶液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后面学习酸碱盐的过程中,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溶解现象及

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液的组成。②知道常见的溶质和溶剂。③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①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②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

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建立溶液的概念;②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间的关系难点:①从宏观、微观等角度认识溶液的形成过

程;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二、学情分析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对溶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在生活体验和知识应用上略显不足。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

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三、教法分析1、情境教学:通过同学们都喜爱的棒棒糖融化到口中的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实验探究:利

用身边常见的物质和材料设计同学们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与学生认知变化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课件制作,提高课堂效率。4、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互动教学模式的始终,一气呵

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四、教学流程本节课主要以两个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探究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机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同学们小时候吃过的棒棒糖含在口中逐渐变小至消失的现象,引入课题。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及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液的组成;2、知道常见的溶质和溶剂;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同学们小时候爱吃的棒棒糖吃在口中溶解掉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溶液的形成和特征【探究活动1】探究物质的溶解过程实

验目的:体验固体在水中“消失”的过程,观察哪些因素对溶解造成影响。制定实验方案,小组分工合作。学生实验:棒棒糖、棒棒糖碎渣、食盐、纯净水、塑料杯、一次性筷子通过体验,记录看到的和溶解相关的现象和疑问。【交流展示:】总结学生的发现:(1)物质溶解并没有凭空消失;(2)物质溶解是一个过程,

需要一段时间(3)得到的混合物颜色均匀,性质稳定,是透明的;(4)通常用搅拌、振荡的方法加速物质溶解等【溶液溶解的微观解释】以蔗糖、氯化钠溶解过程为例。【练习--鉴别是否是溶液】教师展示几种状态的液体,学生判断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棒棒

糖等物质溶解的过程,了解物质溶解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物质没有凭空消失,用实例证明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物质溶解的过程,为什么形成均一、稳定的体系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巩固溶液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过度根据刚才老师展示的几种体系,思考,是否所

有物质都能溶于水呢?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学会观察和思考物质溶解的内因【探究活动2】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用品:碘,高锰酸钾,蒸馏水,酒精通过实验体会物质溶解既和溶质有关,又和溶剂有关。过度引出溶质和溶剂碘溶于酒精形成碘的酒精溶液,高锰酸钾溶于水

形成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此外,还有一些常见溶液,如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等,我们通常把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练习—指出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由具体物质,归类总结出溶液的组成有两部分,溶质和溶剂。并且清晰的解释了什么叫溶质,什么叫溶

剂。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探究活动3:】小厨房大发现实验用品:植物油、面粉、味精、碱面、小苏打、食盐小塑料盒、蒸馏水、一次性筷子探究厨房中哪些物质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感受溶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

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溶液的用途学生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溶液(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小结:香水、眼药水、碳酸饮料、生理盐水、漱口水、白酒、白醋、花露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学习溶液的现实意义,感受溶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悟升华-课后作业为什么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广泛

的应用溶液呢?让学生扩展思维,增强探究欲,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板书设计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溶解均一性(混合物)溶液稳定性溶质+溶剂课上知识的生成,帮助学生清晰明了的掌握课堂的主要内容。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