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抗精神失常药课件.ppt,共(52)页,159.000 KB,由小橙橙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9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抗精神失常药2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概述精神失常3精神分裂症常见的精神失常有: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焦虑症精神病的症状:阳性症状:妄想、幻觉、思维紊乱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交能力降低。4常用抗精神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吩噻嗪类氯丙嗪*硫杂蒽类氯普噻吨其它药五氟利多丁酰苯类氟哌啶醇碳酸锂*米帕明*氟西汀*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5第一节抗精神病药6一、吩噻嗪类7氯丙嗪Chlopromazinewintermin8体内过程口服或肌注
均易吸收,但受剂型的影响,口服2-4小时达血浓高峰。分布:具高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可达血浆的10倍,以丘脑,下丘脑和基底神经节,海马等部位浓度最高。代谢:经肝微粒体酶代谢成去甲氯丙嗪等,经肾排泄。9氯丙嗪【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对精神行为的影响①
选择性地抑制动物的条件性回避反应,不影响非条件性回避反应②正常人服用,变得安静,活动减少,注意力下降,感情淡漠,思维迟缓,嗜睡但易唤醒,醒后头脑清醒。③作用机制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关。10(2)抗精神病作用•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对兴奋、激动、焦虑、躁狂等症
状疗效较好。•精神病患者服用后可消除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等症状,缓解思维和情感障碍,恢复理智和生活自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有关。11(3)镇吐作用镇吐作用强大,对妊娠、化学物质和疾病引起的呕吐均有效,但对晕动性呕吐(前
庭刺激所致)无效。作用机制:1.小剂量抑制延髓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CTZ)2.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12(4)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升降。附注:不仅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低,而且可使正常人的体温下降13(5)增强中枢抑制药物的
作用氯丙嗪可以增强镇静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的作用142.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①降压作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Ⅰ阻断α受体,引起血管扩张Ⅱ抑制血管运动中枢Ⅲ对心脏直接抑制②有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其表现有口干、便秘、视力模糊。15促进➢催乳素引起乳房肿大和泌乳(抑制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抑制➢促性腺激素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释放减少,引起排卵延迟。➢生长激素影响生长发育➢促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减少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6【作用机制】——多巴胺受体阻断学说1.精神病发生的可能机制①促进DA释放
的药物(如苯丙胺)可致急性或慢性妄想型精神分裂症②目前各种高效抗精神病药均为DA受体阻断药③用3H-Halaperidal和3H-Spiperone与受体结合的方法,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尾状核和壳核与上述同位素标记的神经阻滞剂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突触后
DA受体增敏。④PET扫描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纹状体D2受体增加3倍。172.氯丙嗪的DA受体阻断作用的实验依据能提高动物脑内DA主要代谢产物香草酸(HVA)生成率可与3H-DA竞争脑内DA受体,竞争力强弱与其抗精神病作用
强度平行。抗精神病药是D2受体强大的拮抗剂,但吩噻嗪类及硫杂蒽类与D1受体亲合力也很高,而丁酰苯类与D1受体亲和力很弱183.多巴胺受体分型•现将DA受体分为D1~D5五个亚型•其中D1、D5药理学特征相似,称为D1样受体(D1-li
kereceptor)D2、D3、D4药理学特征相似,称为D2样受体(D2-likereceptor)19D1样受体与Gs蛋白偶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产生兴奋性效应。D2样受体与Gi蛋白偶联,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阻断钙通道开放钾
通道。204.脑内多巴胺能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属锥体外系,使运动协调•中脑-边缘系统通路:与情绪情感有关•中脑-皮质通路:与认知、思维、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有关•结节-漏斗通路: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215.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吩噻
嗪类等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治疗作用。221一般不良反应2锥体外系反应:①帕金森氏症,面部表情呆板,动作迟缓,肌张力②静坐不能③急性肌张力障碍④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233神经安定药恶性综合症4过敏反应5眼部并发症,CPZ
沉积于角膜和晶状体促进晶状体老化6猝死24抗精神病药物的比较氯丙嗪奋乃静氯丙硫蒽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分类吩噻嗪吩噻嗪硫杂蒽丁酰苯其它抗精神病强强弱于CPZ强较强镇静作用强弱强,抗焦虑弱弱镇吐++++作用机制DA-R-R阻断
DA-R阻断M-R-R阻断弱DA2-R-R阻断弱DA2-R-R阻断弱锥体外系反应+++++++++++25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广谱神经阻断药。为5-HT-DA受体阻断药(SDA:Se
rotonin-dopamineantagonist):阻断5-HT2A、D2受体用途:精神分裂症较快控制阳性症状躁狂症(因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氯氮平(Clozapine):26美国Kane等进行了氯氮平与氯丙嗪双盲对照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28
6例的研究,发现氯丙嗪组的疗效只有4%,而氯氮平组却高达30%,从而确立了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的地位。目前公认氯氨平为抗精神病药中疗效最佳者。临床应用27•奥兰扎平(Olanzepine):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疗效与Clorzapine相似,而无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该药的新标签写道:Zyprexa(Lilly公司的商品名)可能比其他非典型性的抗精神病药物更易于使血糖升高。•舒必利(Sulpiride):适用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对长期用其他药物无效的难治性病例也有一定的疗效。•五氟
利多(Penfluridol):尤其适用于慢性患者28利培酮29药理作用与应用为D2及5-HT2受体阻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具阴性症状及情感色彩者。在美国系抗精神病药物应用量的榜首。30Antipsychotics–Whyatypical
s?•greaterefficacy,lowersideeffects,increasedcompliance,andfewerrelapses•maybemoreeffectiveforfirst-breakpatients•recommendedforel
derlypatients(susceptibletohypotensionandtachycardia)•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e•somepatientsdon’trespondtotypicals•NMSoccur
slessoftenwiththeatypicalsJacobson:PsychiatricSecrets,2nded.,;Chapter48-ANTIPSYCHOTICMEDICATIONS;HerbertT.NagamotoM.D.;©2001HanleyandBelfus3
1抗抑郁症药物32抑郁症的概念①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情感状态;②是抑郁障碍的一个症状;③是抑郁障碍的本身。33抑郁障碍的分类(按症状分类)•轻度:–心境恶劣–亚临床抑郁症(阈下抑郁症)–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中度:–抑郁症–多种抑郁发
作状态•重度:–精神病性抑郁–抑郁性木僵–危机状态34抗抑郁药1950s年代末始应用,此前,主要电抽搐治疗抑郁症1960s~80年代末,主要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1970s年代出现四环类抗抑郁药1990s年代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35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治疗减轻/
消除症状、体征使复发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恢复角色功能36抑郁症的治疗策略•生物学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睡眠剥夺治疗–光照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人际关系治疗等•社会学治疗:–社会化环境治疗37治
疗目标•提高显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预防复发38抗抑郁药物的种类▪TCAs▪SSRIs▪SNRIs▪SARIs:曲唑酮、奈法唑酮▪RI
MAs▪NDRIs:安非他酮▪NaSSA:米氮平▪阿莫沙平▪其他:达体朗、路优泰39一线抗抑郁药物根据国内外临床经验。举荐了四类抗抑郁药为一线用药,其余皆为二线用药。虽然这一建议方案目前可能适合我国绝大多数抑郁障碍病例,但一线、二线
之分决非绝对静止的,对某些特定病例,只要符合该患者特定情况,就是最佳选择,此时二线药也可考虑作为首选药。–SSRIs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sNE及5-HT再摄取抑制剂–NaSSAsNE和选择性5-HT受体拮抗剂–TCAs三环类抗抑郁药40二线抗抑郁药物•除SSRIs、SNRIs、
NaSSAs和TCAs作为一线药外,其它皆列入二线用药,作为用药第二选择•但对适宜病例如精神病性抑郁、非典型抑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也可首选阿莫沙平、吗氯贝胺和安非他酮等•其他药物包括噻萘普汀、腺苷甲硫氨酸、路优泰等,亦可酌情选用41•三
环类抗抑郁药:米帕明imipramine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抑郁患者的情绪,但起效慢,2抗胆碱作用:与其它抗精神病药合用时,抗胆碱作用加强3心血管系统:作用类似CPZ,产生降压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抑制作用42•应用各种
原因引起的抑郁不良反应1M-R阻断2体位性低血压43传统抗抑郁药的比较去甲丙米嗪阿米替林多虑平麦普替林NE的重摄取丙米嗪代谢产物,作用最强作用比去甲丙米嗪低20倍作用出现快,广谱抗抑郁5-HT重摄取重摄取抑制作用弱与丙米嗪相似M-R阻断作用弱
作用强作用弱作用弱,副作用少镇静作用较强作用强弱于三环类副作用少44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SSRIs)•SSRIs的化学结构完全不同于TCAs•不具有TCAs的抗胆碱,抗组织胺以及阻断α受体的副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
5-HT的重摄取。45SSRIs的作用特点•主要药理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HT含量升高而达到治疗目的•有效率均在60%-79%之间;一年复发率在13%-26%之间•特点是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小,心血管等脏
器影响小,镇静作用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服用方便•SSRIs镇静作用较轻,可白天服药,如出现倦睡乏力可改在晚上服,为减轻胃肠刺激,通常在早餐后服药。年老体弱者宜从半量或1/4量开始,酌情缓慢加量46氟西汀(amitr
iptyline,百忧解)全球处方量最大的抗抑郁药SSRIs47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不良反应少而轻,较安全,抗抑郁效果与TCAs相仿或略优禁与MAOI合用,引起5-HT综合征。48SSRIs的特异性反应:中枢五羟色
胺综合症(CCS)•SSRI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可产生罕见的可危及生命的中枢五羟色胺综合症•这是一种5-HT受体活动过度的状态,SSRIs抑制5-HT再摄取,MAOIs抑制5-HT降解,两者对5-HT系统均具有激动作用–出现腹痛、腹泻、出汗、发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意识改变(谵妄)
、肌阵挛、动作增多、激惹、敌对和情绪改变。严重者可导致高热、休克,甚至死亡49S-西酞普兰草酸盐EscitalopramoxalateFCNCONCH3CH3•C2H2O450S-西酞普兰作用机制S-CIT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
-HT回摄抑制剂(SSRIs),它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回摄影响很微弱。通过抑制CNS中的5-HT能神经元对5-HT的回摄,回摄减少导致神经细胞外5-HT神经递质浓度升高,从而增强了5-HT能系统的活性达到抗抑
郁的作用效果。51•抗躁狂药--碳酸锂作用特点:1口服吸收完全2治疗剂量时对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无影响3可预防躁狂发作4对精神分裂引起的躁狂和兴奋有抑制作用525作用机制:A:加强神经元内的NE的灭活B:促进神经元对NE再摄取C:抑制神经元内NE的释放D:非竞争性抑制肌醇磷酸
酶6不良反应多,安全范围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