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八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doc,共(2)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5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3.1等腰三角形》课后反思等腰三角形这节课,我主要的设计思路是采用我校数学组的教学模式——“生态课堂七步走”即:“导——学——展点结合——练——思——结——业”把课堂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首先发给学生一个学习预案,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完成学案
,在这里学生就会得到一个结论——性质1和性质2,紧接着就是对性质1、性质2的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性质1和2的题设和结论,然后写出已知和求证,然后交给学生来证明。在学生上台讲解证明过程时,我发现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拓展,一题多解在这里得
到体现。但在这里的美中不足就是个别孩子讲题时的站位以及语言不够简练,仍需教师做指导。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让多媒体为课堂服务得到了体现,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做题过程,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为展示更多孩子的成果节省了空间。另外,在练习设置中,我采用分类的方式:角度练习——边的练习——边角结合
的练习层层递进,另外在角度练习和边的练习过程中主要凸显的是分类讨论思想。在角度练习时的变式训练中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一题多变,体验出题的灵活性,让学生自己出题体验做教师的乐趣。课堂小结分知识层面、思想方法层面、以及情感引导方面突出体现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
但遗憾的是子在总结时,把分类讨论思想给遗忘了。课堂达标主要是再次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不同形式的简单的3道小题检测一下,同时引出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问题,解决导课环节的问题,达到首尾呼应的目的。这里的美中不足是处理的较
快,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稍微少了点。最后送学生励志语以及励志歌曲,主要是对学生的情感来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