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5.6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九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共(5)页,36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0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章节一课题25.6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知识内容1、学生通过探索实际问题来体验测量中对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2、2、经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全过程。等级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
价能力目标1、全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放的设计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作图的过程,提高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的方法,以及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经验与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教学设计重点分析在实际问题中,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模型以及运用相似形的知识解决问题。难点分析利用工具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教学技术设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二)教学
环节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课题概述本节主要探索的是应用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等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你看过或听说过埃及金字塔解秘的故事吗?神秘的金字塔引来无数游客观光旅游。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量出金字塔的高度,他是怎样求出金字塔的高度的?例题讲解:操作: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
本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果木杆EF长2m,它的影长FD为3m,测得OA为201m,求金字塔的高度BO.(1)太阳光线BA、ED之间有什么关系?(2)△ABO和△DEF有什么特殊关系?教师提出问题,播放视频,通过历史故
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在教师的分析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由EF=2m,FD=3m,OA=201m,怎样求BO?合作学习:1、如图,小华在地面上放置一个平面镜E来测量
铁塔AB的高度,镜子与铁塔的距离EB=20m,镜子与小华的距离ED=2m时,小华刚好从镜子中看到铁塔顶端点A.已知小华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CD=1.5m,求:铁塔AB的高度。2、小明测得长为1米的竹竿影长
为2米,同时,小李测量一棵树时发现树影的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斜坡的坡面上,测得在地面影长为10米,在斜坡上影长为4米,斜坡的倾斜角为30°,请计算这棵树的高.(方法越多越好)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学生解答完毕后,小组交流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的成果:教师提出上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由一生板书.当堂训练当堂练习:1、如图,小明为了预测了一座铁塔的高度,他站在该塔的影子上前后移动,直到他本身影子的顶端正好与塔的影子的顶端重叠,此时他距离该塔CE=18m,已知小明的身
高是BC=1.6m,他的影子长是AC=2m.求出铁塔的高度DE是多少?2、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太阳光测量一旗杆的高度,如图,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长为6米,小明的影长1.0米,已知小明的身高为1.5米,求旗杆的高度?课堂小结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和宽度的物体,我们可以应用相
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只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再利用线段成比例来求解。课后作业必做题:P92习题第1、2题,选做题:P91练习第1题。板书设计25.6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反思经过以上观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能够利用相似三角形模型解决不能直接度量的物
体的高度和距离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