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上册《10.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4.doc,共(4)页,6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教材:广东岭南版美术第9册11课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材分析:这是一节“设计•应用”课,奇妙的思想是人类想像的翅膀,能奇思妙想便有五彩缤纷的世界,这堂课的最大亮点是美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蕴含了一定的科技思维训练,目的
是培养学生多视点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展自已想像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在奇思妙想的海洋里,用自已的脑、眼、手设计创作奇妙的艺术世界。学情分析: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有较大差异,因而,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视点入手、从学生感兴
趣的话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创意思维训练。其他,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有限,许多想法用绘画表达不出来,教师就要发挥学生语言表达优势,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想法的空间,再引导学生进入能达到的绘画表现领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新、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②会巧妙结合两种不同物象的构成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在展示交流中探究图像构成的妙趣;②在欣赏感受中探索奇思妙想的艺术性和合理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到艺术来自生活、来自自然、来源于智慧的创造;②喜欢奇思妙想的
艺术。教学重点:通过置换的方式组合一个自然、生动、有创意的美术作品。教学难点:有一定意义的主题性组合。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利用收集的物象进行拼贴裁减手法,构成一个超现实物象。2、较高要求:能巧妙、合理、有目的地将两种
或多种物体进行拼贴裁减手法,产生一幅有一定意义的画面。兴趣点:通过奇思妙想训练营的方式和拼贴裁减的手法让同学们能够积极、愉快的学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1、播放视频《奇思妙想图片》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创设“奇思妙想”训练营的学习情境。3、板书:奇思妙想训练营1、学生各抒已见,“这些图片非常好玩”、“非常奇特”等等2、学生踊跃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加强。通过播放《奇思妙想图片》导入奇思妙想的课题。又通过创设奇思妙想训练营的情景,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二:共同探讨
,总结规律(第一关:说一说)1、教师每组分发一张具有奇思妙想的图面,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请2-3位同学来谈一谈:问题1:画面由哪几个物体组成?问题2:它们为什么会组合在一起?问题3: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第二关
:玩一玩)2、请一位学生玩青蛙与汽车相互置换的小游戏,继而引出置1、学生观看奇思妙想的图片,思考3个问题并谈谈自己的想法。2、学生上讲台把青蛙和汽车变成一个奇特的青蛙汽车,了解通过置换的方法可以设计一幅奇思妙想的图片。通过看图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初步
探索这些奇思妙想图片的设计方法;通过一个简单的置换小游戏,让学生初步尝试怎样设计一张奇思妙想的图片,继而了解奇思妙想的设计原理;换的概念和奇思妙想图片的制作方法。三:欣赏作品,分组创作(第三关:做一做)1、教师布置作业: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由两种或多种物体组合而成的奇思妙想的作品。2、明确
作业要求,教师PPT讲授具体制作步骤,欣赏学生作品。3、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创新,提示同学们安全使用剪刀、注意保持桌面整洁。1、学生明确作业要求后,各小组组员自主选择媒材。2、了解制作步骤,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创作灵感。3、学生积极开展创作活动
。图片示范制作方法和欣赏学生作品使学生更清晰明了的掌握奇思妙想图片的制作方法。创作前开展作品欣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创作灵感。四:作品展示,自评互评1、教师协助学生把优秀作品展示在展览区。2、组织各
组的学生观赏同学们的作业。体验成功的乐趣。3、展示师生互动评价活动。A、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B、请他人评价自己的作品。C、教师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总结评价。(作品是否自然、生1学生们互相观看,讨论同学们的作品,体验美术活动成功的乐趣。2、同学积
极主动发言,畅谈自己作品设计制作的意图。并大胆评价同学作品的优缺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我和他人的作业评价,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评判能力,同时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动,且有幽默感和内涵)五:拓展延伸,美
化生活1、播放利用不同废旧物品重新组合而成的奇思妙想的物体。用学到的本领去美化你自己的生活。2、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3、提醒学生下课后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检查卫生再离开课室。1、观看图片,并谈一谈自己打算用什么废旧物品来制作新的东西。2、和同学们一
起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同学们用不同方法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倡导“废物再利用”的环保理念。板书设计奇思妙想训练营方法:1、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