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二上第13课《小石头的变化》教案3.doc,共(2)页,2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9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小石头的变化》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动物的外形特点。2.利用石头、彩泥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动物造型创作。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的兴趣和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难点:石头
造型的新颖和富有美感。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各种形状的石头、各色彩泥等。(教师)动物组图、石头造型作品、AB胶或502胶等。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欣赏教师准备的石头造型作品,说说这些作品的特点。(2)揭示课题:《小石头的变化》。今天,
同学们带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老师也带来了用石头制作的作品。(出示教师范作)大家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把石头做成这么好看的小动物的呢?2.深入研究,分析归纳。(1)老师分解石头小动物:身体——石头形状有很生动的动态;耳朵——两块小小的石头;尾巴——独特的石头。(2)把其他卵
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供学生继续研究、学习。(3)归纳卵石动物的造型特点。(夸张、概括又极具变化)。3.学生创作。请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石头,进行卵石艺术品的创造。(1)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
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2/2(2)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502胶固定。(3)装饰——用彩泥捏出造型,进行粘贴装饰。教师及时为学生提示、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4.欣赏交流。请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想法。谈谈在创作
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5.课后拓展。在周末或假期,同学们可以和父母亲一起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造型独特的石头,并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