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一上第6课《撕出来的画》教案11.docx,共(3)页,15.22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4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课:撕出来的画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
欣赏活动的兴趣。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学情分析:把喜欢吃的水果用撕剪的方法摆在彩色的盘子上,因为是动手制作的方法简单。所以他们的热情很高,要在颜色搭配和构图方面适当加以指导。重点难点: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
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教学过程:一、组织阶段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二、引导阶段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将水果藏起来让学生找水果,通过摸、闻水果来认识水果。2、出示课题三
、发展阶段探求新知:1、欣赏水果图片2、出示结满各种水果的“神奇的树”(摘果游戏),并将水果摆放在教师准备的“果盘”里。3、师生探讨水果撕贴画的步骤与方法:画、撕、摆、粘、装饰、整理。4、欣赏他人作品。(教学意图: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学习活动,学生易于接受。解决本课重点。初
步渗透构图知识。积累大量视觉感受,激发创作灵感。)四、实施阶段1、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2、学生创作(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及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创作习惯。)五、个性
拓展展示作品1.学生摆放作品,师生“品尝水果”2.谈感受。(教学意图: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能力。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培养环保意识。)课后小结五彩的果盘在我们眼前一亮,让人口水流出来,艳丽丰富的大果盘,我们做的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