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 泥塑头像①②》教学设计1.doc,共(3)页,5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6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课题:《泥塑头像》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课题意义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亲近自然和动手制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体会创造美的乐趣。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制作课。学习目标:1、尝试
应用揉捏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练习,学习夸张的表现方法,创造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2、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造型。3、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
学重点:掌握泥塑头像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想象创造个性化人物的脸。教学难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不同的脸部特征,以捏、揉、搓等方法进行塑造。教学准备:教师:1、陶泥、垫板、泥塑工具、湿抹布、作品展示盘等物品2、教师环艺雕塑作品课件3、人物头部基本结构模型4、教师、学生泥塑头像作品实物
与课件5、微课《泥塑头像方法步骤》学生:1、陶泥、垫板、泥塑工具、湿抹布等物品2、收集资料:泥塑头像图片教学流程:一、激情引趣、融入生活:师:同学们课余时间喜欢做什么游戏?生:畅谈想法。师: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泥巴!介绍:看到同学们,老师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那时候家庭作业很少,
我经常把树当摇椅,坐在上面逍遥地写作业,读书、劳动、游戏伴随我成长,由于玩具匮乏我就和小伙伴儿一起用泥巴做坦克、大炮、人物、动物当玩具,庭院、小巷和到处可见的泥巴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大课堂。长大后我成了一名美术教师,在工作之
余为我们实验小学美化校园环境和建设家乡做了一些贡献!播放课件:展示教师环艺雕塑作品:生:观赏惊叹这些是老师的雕塑作品--从中我们能看出玩有名堂、玩出名堂,是小时候的生活给了我滋养,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同学们喜欢玩泥巴吗?师:出示泥塑头像
示范作品------《球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做泥塑头像。(板书)(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好奇心,拉近师生情感,建立磁场效应,把课堂带入生活气息。)二、感知互动、追理思辨:师:那么泥塑头像制作的大体思路是怎样的呢?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纠正。师生小结:泥塑头像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简单后
复杂,先概括后分析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师:你能说出头与颈各是什么基本形体吗?生:互相观察、交流回答,教师引导、纠正。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引导学生用虚拟连线的方法观察分析:头与颈的基本形体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1、展示人物
头部基本结构模型。直观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头部基本形体及组合关系。(板书并图示:)头:类似卵型的球体;颈:类似圆柱体下颌:突起与颈部。(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提高学生概括形体的能力。)师:怎样在这个结构模型上去添加五官和细节呢?生:
交流并回答2、师:(播放微课)示范讲解泥塑头像方法步骤:(1)取四分之三泥块,捏出圆柱体的颈部和卵型体的头部。注意下颌与颈部的突起关系。用拇指或食指按出眼窝。(2)揉出两个小圆球贴在眼窝处表现眼球,刻出眼缝,分出上下眼睑。(3)搓出水滴状表现
鼻头,鼻翼用两个圆球表现。(4)搓成梭型表现嘴,用泥刀压出上下嘴唇。(5)搓水滴状压扁表现耳朵,压出耳轮。(6)搓泥条塑造头发。(7)调整完成作品。注意以上所有粘接处要趁湿碾压、消痕,把手蘸湿抹光。(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泥塑头像的制作方法,进而明确教学重点,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创作习惯。)3.师:(播放课件)展示教材及网上收集来的泥塑头像作品:重点分析夸张、变形、添加和装饰方法。生:结合收集作品,畅谈交流。(设计意图: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发创造,突破教学难点。)三、实践操作、交流合作:生:分组制作:组内自
主发挥,在作品上进行改进。师:鼓励学生交流合作:敢于大胆夸张,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设计意图:在团结协作的气氛中,通过讨论、研究、尝试、体验,共同研讨泥塑头像的制作。)四、欣赏评述、课程升华:1.将学生作品置于展示盘上摆放整齐促成小型展览会:请同学互评作
品的优点,不足之处怎样改进,师生共同交流。2.教师归纳、鼓励并提出意见或建议: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在玩泥巴中学习并掌握了泥塑头像的制作方法要领;学会了用夸张、变形、添加、装饰等手法来塑造头像。本节课同学们敢想、敢说、敢做,热情高涨、积极合作。从作品效
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立体感强、形象生动富有变化。由此可见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小视!将来民族复兴需要的大国工匠就寄托在你们身上!(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评价、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感受知识延伸带来的快乐,体味动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