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编花篮》教学设计2.doc,共(4)页,17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7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编花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编花篮》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百花园课型:唱歌课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甩腔的演唱
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在欣赏过程中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运用听唱、识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
的旋律。教学准备:电子琴、小型打击乐器、多媒体设备教材分析:《编花篮》是流行于河南的一首小调,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制花篮的情景。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集到鲜花娇艳的牡丹花的
喜悦心情。与豫剧唱2腔有明显的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衬词“哪哈依呀嗨”使之具有了浓郁的河南豫剧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帅放河南豫剧《花木兰》,学生欣赏。它属于戏曲什
么类型的剧种?2.学生回答。二、学习《编花篮》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教师:你认为哪一句最有特点或是与豫剧有明显的联系?2.学唱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3.再次聆听范唱,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4.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的乐句。5.学唱歌曲的曲谱分析歌曲旋律特点6.演唱
歌词。7.学唱歌曲中难点乐句,教唱难点乐句8.对比欣赏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并演唱。三、拓展部分1.创新表现歌曲。3(1)采用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2)声势合作为歌曲伴奏。四、小结教师:老师范唱歌曲《姐妹上
场院》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前倚音:(具有浓郁的河南豫剧音调的韵味,散发着中原泥土的清香,深受人们的喜爱!)对比句:(歌词相同,可旋律不同,也就是唱法不同。)4《编花
篮》教学设计常青小学李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