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上册《聆听 思乡曲》教学设计1.docx,共(4)页,15.30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3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思乡曲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与意境。2.通过欣赏乐曲,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感。3.了解曲作者马思聪的生平,并通过欣赏《城墙上跑马》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与意境。教学难点: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
的不同情感。三、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参与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一)欣赏引课欣赏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设计意图:在引入环节中,用生活话题展开,营造了良好的“思乡”氛围,又为迅速介入“思乡”这一教学主题找到了突破口,直入主题,导入新课。】(二)听辨赏析1.完整听赏乐曲(要求
:安静听赏,用心感受)课件出示听赏问题:(1)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整体上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3)直观感受上,你认为乐曲是有几部分构成的?学生:听赏乐曲、探讨交流……【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以整体听赏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听赏更具
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及乐曲的基本情绪。围绕主题,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在参与感受、互动探讨中,对乐曲做出初步的探究。】2.分段听赏。(1)几个段落可以如下划分:思乡——苦闷彷徨——憧憬回乡——忆童年——哀愁ABA’a主题、b变奏1
、c变奏2第三变奏再现部全曲结构是再现三部曲式出示课件(随着音乐依次点击A、B、A’,出现段落乐谱)。【设计意图:在欣赏音乐时,采用比较法,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细腻感受乐曲不同段落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2)简介
曲作者马思聪。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他1923年和1931年两度赴法国学习音乐,主修小提琴与作曲。学成归国后,一直从事音乐创作、演出和教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音乐学
院首任院长。“文革”期间他受到迫害,于1967年到美国定居。(3)作品的创作背景。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东北沦陷,华北沦陷,无数中国人无家可归,四处颠沛,这一切激起了作曲家的无比仇恨。《思乡曲》深情、缠绵、忧伤的旋律,使无数背景离乡,妻离子散的人们坚定了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思乡曲》成为当时一首很著名的抗日乐曲。【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创作背景、欣赏图片,增强对“流浪和思乡”的感受,催发学生与乐曲在情绪上的一种“通感”,为分段欣赏做准备。】(4)再次完整欣赏《思乡曲》,熟悉主题音乐。乐曲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跟琴哼唱主题音乐。【设计意
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略一部音乐作品的美,基本前提就是去熟悉作品,熟悉作品的主题音乐,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以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意境。】(三)拓展延伸小提琴的音色除了可以演绎《思乡曲》这种深情忧愁的情绪以外,还可以演奏欢快现代的音乐,播放陈美的现代小提琴音乐,让整节课从忧愁
哀伤的情绪中跳脱出来,也让学生对小提琴所能表达的情绪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四)总结:……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请不要忘记家乡,忘记我们的祖国,让《思乡曲》的旋律常常在你的脑海中响起。(学生随《思乡曲》旋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