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聆听 打字机》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23.000 KB
  • 2023-0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聆听 打字机》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聆听 打字机》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聆听 打字机》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四年级上册《聆听 打字机》教学设计1.doc,共(8)页,12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1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打字机学科音乐学段:高段年级:四年级相关领域音乐、信息、科技、历史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为主线,以综合性的直观

教学为手段,以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表现形式,以突出音乐审美为目的,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节拍、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享受参与音乐实践的快乐。1.依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

》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因此《打字机》一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多

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依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我对四年级的学生情况比较了解,大部分学生音乐表现、学习能力较强,音乐兴趣浓厚,而且有一定音乐基础,对学习过的基本乐理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并能够根据欣赏到的音乐正确感受歌曲的节拍,节奏感良好,大部分同学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音乐

的习惯。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过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的两首作品:《调皮的小闹钟》、《跳圆舞曲的小猫》,这节课可以说是前面的续集,又是一首管弦乐作品。3.依据教材的编排。《打字机》由安德森作曲,安德森是美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在办公室打字的时候,听到打字机发出“嗒嗒嗒”的击键声以及换行的

“叮”声,这促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以打字机作为打击乐器,写下了这首名为《打字机》的管弦乐曲。乐曲为三段体(ABA’)结构,速度甚快。A段主题旋律不断作下行模进,均匀连续的八分音符用顿音奏出,灵活轻快。伴奏声部的打字机则随音乐节奏发出急遽的击键声,连续3小节后在第

4小节重拍上出现满行预告的铃声,随后是一个四分休止符,再想起倒回机头的“咔嚓‘声。B段转为c大调,节奏放宽,并频频使用强拍上的休止,与A段音乐的热烈气氛有所对比。但打字机急促的击键声、铃声、倒机声仍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工作着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以及娴熟自如地操

作打字机时的得意神态。乐曲最后再现A段而告结束。2.教学背景分析2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打字机》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欣赏曲。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经典管弦乐作品。本单元为了打开学生的音乐视野,特从浩瀚的海洋中采撷几朵浪花,让孩子们知道音乐世界的博大,引起他们对不同地域音乐的兴趣。带

领学生走出“家门”,领略异国的音乐风情。2.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感受《打字机》快速灵活轻快的音乐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听辨出主题旋律,在图形谱的辅助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通过感受、体验、对比、律动等多种方法听辨出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学生分析1.已有知识技能: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

年级学生,通过四年的音乐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学生音乐表现、学习能力较强,音乐兴趣浓厚,有着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几年来欣赏了很系统的声乐、器乐作品,尤其是对管弦乐这种演奏形式非常熟悉,能够独立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听辨三段体的曲式结构。2.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

策:问题:(1)主题一的四个乐句哪句最长?长多少?(2)最后为全曲划分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的构成容易混淆,尤其是中间穿插了一小段音乐。对策:(1)主题一的四个乐句哪句长学生好分辨,长多少有一定难度,这时可让学

生随老师数节拍,马上问题迎刃而解。(2)划分曲式结构,第一乐段两个主题之间穿插了一小段音乐,学生容易混淆,这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乐曲的图形谱,在第一乐段两个主题之间的一小段音乐,可想象成打字机出现了故障:抽纸、抽纸、纸卡住了,之后又正常的工作。教学方式依据指导思想的教学理念

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本课将采用观察、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方法展开教学。教学手段用课件演示、教师示范等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媒体策略天士博4.6白板课件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

快速灵活轻快的音乐特点,能听辨出主题旋律,在图形谱的辅助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过程与方法完整聆听音乐作品,采用“观察”、”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法,运用音乐要素分辨不同主题。情感

、态度使学生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听辨音乐主题并表现主题音乐形象,知道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教学难点感受与表现不同主题的音乐形象。4.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

为设计目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问好!老师弹两句弦律,同学们听后选择,哪句适合表现忙碌的状态、哪句适合表现开心放松的状态?生:和声思考回答:第一句旋律因为速度快节奏紧密适合表现忙碌,第二句旋律因为节奏舒展、速度舒缓所以适合表现开心放松。把《打字机》中主题一、主题二的重点乐

句提炼出来给学生听,用音乐要素去分析音乐的表现力。4二、新课学习(一)、聆听片段一1.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再现了什么场景?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课件主题一)2.师:这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呢?就是它——引出打字机,介绍打字

机、作曲家安德森及打字机工作的视频(课件)板书:打字机3.师:生活中的打字机是这样工作的,音乐中的打字机又是怎样工作的呢?接下来我想考一考你们,听一听音乐中的打字机打了几行字?一样长吗?如果不一样长,长多少?(课件主题一)4.师:用数拍子的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数图形谱(课件主题一的图形谱)5.师

:老师这里有打击乐器,碰钟和沙锤,适合模仿音乐中的什么声音?6.师:假设教室中间有一台很大的打字机,我们在上面打了四行字,我想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个同学代表一行字,随音乐的节拍走一走用肢体语言按节拍再现音乐,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7.打开课件片段一的旋律(提炼的一个乐句,先观察,之后练习这个乐

句的节奏,体会节奏的紧密,视唱旋律,体会快速的旋律,通过节奏与旋律,感受音乐再现的紧张与忙碌)。8.总结片段一旋律特点:9.师:音乐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课件)10.师:反复聆听的这段音乐就是管弦乐《打字机》的主题一,再一次感受音乐的紧张与忙碌,用律动

表现这段音乐,绕圈圈。1.生聆听音乐,听后回答(击键声、铃声、倒机声)2.学生模仿打字机的三种声音,观看打字机工作的视频3.学生分别回答三个问题4.师生一起听着音乐随着图形谱数拍子5.学生用打击乐器尽

情的表现音乐6.四位同学扮演四行字随音乐的节拍进行表演7.学生随老师一起打节奏,视唱旋律8.学生独立操作白板,总结出特点(节奏紧密、快速、平稳)9.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10.学生随老师伴着音乐做律动从了解打字机打字的特点入手,给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于走进音乐

。通过认真对比着聆听,带领学生感受,领悟音乐用数节拍的方法感受音乐的灵动与快速用打击乐器的手段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是走进音乐的重要手段真正的熟悉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透过节奏与旋律,体会主题一节奏的紧密,感受音乐再现的紧张与忙碌通过总结片段一的特点,让学生记住这个主题感受乐曲的

音乐形象用律动的手段表现音乐5(二)、聆听片段二1.师: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下面这段音乐,听一听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感受?(课件)2.对照主题二的旋律引导学生:弦律的起伏、节奏的特点、力度的变化,并视唱

旋律,尤其要唱出上行、下行力度的变化。(课件)3.课件主题二的图形谱,师生边唱边画图形谱。(课件)4.体会音乐再现的场景?(课件)5.片段二旋律特点:课件学生操作:(课件)6.用律动表现这段音乐,伸懒腰的动作,体会放松。7.两个不

同的音乐片段,它成为了管弦乐《打字机》的两个主题,主题一和主题二。8.回味两个主题的特点,并用律动来表现这两个主题。(三)、完整聆听乐曲1.师:这首乐曲可以分成几乐段?遇到主题一主题二用律动表现。(课件)2.划分乐段ABA’

,板书曲式结构。3.对照图形谱完整的聆听音乐。4.欣赏现场版的《打字机》----非常具有震撼力!5.回忆安德森的作品:《调皮的小闹钟》《跳圆舞曲的小猫》,让学生从图形库里自己选择作品,老师或学生操作。学生聆听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节奏的特点,旋律的起伏

,随力度的变化划旋律线、视唱旋律,音乐律动,体会音乐形象,并在白板上独立操作片段二的旋律特点(节奏舒展、旋律起伏大、力度鲜明)音乐律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总结曲式结构、进一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回忆了安德森的作品,对音乐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几种形式,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主题片

段,并说出这两个主题带个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深层次的聆听,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乐曲的结构。图形谱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审美想象,大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音乐审美能力,陶

冶了高尚的情操。6三、课堂小结安德森之所以能够创作这么多的作品,与他善于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灵感是分不开的。希望同学们也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认真聆听的耳朵,你会发现音乐就在我们身边。激发自己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

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今后的学习指明努力的方向。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通过手势的鼓励、语言的表扬、眼神的鼓励以及归纳总结进行评价。2.学生互评:教学中的鼓励、掌声、简评以及观看的态度进行互评。3.学生自评

:通过《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姓名:班级:好10分较好8分一般6分1.是否收集了安德森介绍的学习资料2.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的活动3.过程中是否声情并茂的进行歌唱76.教学反思本节课经过自己精心的备课、课前充

分的准备、磨合学生等,课堂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回顾本课教学需要反思的很多:主要优点:1.课件制作精美,多媒体白板的使用,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效的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记忆效率,使教学更直观更形象,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情境导入创设自然、实

效。聆听的两句旋律,是从本课欣赏曲的两个主题中各提炼的一句,旋律明显的特点及音乐形象,在第一时间就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教学扫清了障碍。3.课堂环节设计清晰合理,环环相扣。首先是自然的情境创设,接下来就是探究音乐

中特殊的音效,认识打字机,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起来,反复聆听主题一后,对比聆听主题二,两个主题形象对比鲜明,在此基础上,聆听全曲、划分乐段与曲式结构。课堂上重点突出,难点得到了很好的解决。4.本节课主要教学方式就是师生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从本节课的上课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适合五年级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学法多样,课上由始至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采用:观察、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5.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

神。整节课不是教师一味的给知识,而是通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如:课上多次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总结概括,让学生去自主的去操作白板,不仅提升了孩子们操作白板的技术、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6.教师既能根据教材,又能深挖教材。通过自己无数

次的尝试、钻研,最终发现了一些书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比如:打字机的历史、打字机的工作视频等。主要不足:1.教师课上的语言还应更精炼,要带有指令性。2.学生的思维还是没有充分打开,表现不放松有些拘谨。课上回答问题不够积极主

动,与老师互动应再积极踊跃些。3.课上的评价,尤其是互评、自评应体现在各个环节。提高措施: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安排:针对不足1: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语言---言简意赅,具有指令性。针对不足2:欣赏教学,要把学生的“听、唱、想、说”有机的

结合起来,充分打开孩子们的思维。针对不足3: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契机,自然及时地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赞扬,把握好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在本次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堂课上有些地方的问题设计还存在着瑕疵,活动的整个过程不够紧凑,这些都值

得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去探索、不断去改进、不断的提高!8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4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