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唱歌 那达慕之歌》说课稿.doc,共(2)页,7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5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那达慕之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那达慕之歌》,本课选自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音乐上册五单元。首先说一下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
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那达慕之歌》2/4拍是一首充满了欢乐气氛的歌曲学唱课。表现了蒙古那达慕欢腾热烈的场面,通过歌曲学唱初步了解蒙古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蒙古族风情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2)用声势教学,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时吐字清楚,能唱出感情、唱出气势。(2)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教学重、难点:(1)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二、说教法: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及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与多媒体
课件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声势教学,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三、说学法:1、体验感知法:通过骑马、跳舞等活动来内蒙古草原的
宽广、美丽。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对歌曲的理解,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四、说流程:1、组织教学:(1)师生互相有感情的问好。(2)小小律动用“YAO”和“A”练声,是让学生们坐直、坐正坐好上课,我觉
得比较新颖,孩子们也比较喜欢。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师生共同律动儿歌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及有关内蒙古草原文化及“那达慕”的图片,以及我穿着蒙古族的服装授课。设计意图: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带去蒙古族的风情,让学生感觉自己进入了大草原。(2)通过看图片让学生交流有关那达
慕的信息,教师总结全面给学生讲解有关那达慕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探究,了解“那达慕”。3、初步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让学生做骑马动作,奔向那达慕。设计意图:让学生生动形象的进入“那达慕之歌”。(2)再听歌曲,让学生传递哈达
,传递他们的祝福设计意图:再次熟悉歌曲,通过传哈达、传递学生之间的感情及祝福。(3)教师范唱,让学生听,感受歌曲的情绪。(4)让学生轻声哼唱一遍,感知旋律。(5)分句唱乐谱,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掌握。(6)按节奏读歌词。(7)听旋
律让学生加入歌词。(8)完整演唱歌曲。4、(1)用拍手(空手心相互交替击拍),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2)用跺脚,模仿打鼓声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声势引导,学生很容易接受。5、为歌曲结束句设计力度(1)由p-f表示气氛越来越热烈。(2)由f-p表示换了的人群渐渐散去。(3)f-p
-f表示回声的效果。设计意图: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汇报表演,让学生亲自实践自己设计的结果,加深体验。6、伴音乐跳起筷子舞设计意图:筷子舞本身就是蒙古族的舞蹈,让学生既学会了唱歌,同时也学会了筷子舞,让学生在欢乐优美的舞蹈中体会“那达慕”的热
烈和欢腾。7、最后播放音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听着音乐让学生在花朵上写上一句祝福草原的话语,之后贴在草原上。设计意图:让学生要爱祖国、爱各少数民族,保护我们的草原。走出教室,结束本课。五、说板书设计。六、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