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1.7 《北京喜讯到边寨》PPT课件(共18页).pptx,共(18)页,1.94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65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新中国成立后六七十年代,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出现了一股坏势力“四人帮”(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终于在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把他们清除出党了!这好消息越过高山,跨过原野,传到祖国边寨
的每一个角落!创作背景本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边寨指得是我国的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那里。这首乐曲主要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明快,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1.刚才那段音乐片段(第一段)在全曲
出现了几次?2.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3.表现了什么情景?答:1.出现两次。2.热烈、欢腾的情绪。3.乐曲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了当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分段欣赏——引子1.这
段音乐用的是什么乐器?2.它是在模仿什么的声音?3.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牛角号的声音?答:1.圆号。2.牛角号的声音。引子牛角号吹响了,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到山寨。这里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圆号圆号,又称法国号。被称作交响乐中
的乐器之王。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但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第一段管弦乐合奏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高亢的弦律,像是圆号带来的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山寨里顿时沸腾起来。第二段1.第一段力度强,第二段力度弱
。2.反复出现了4次,力度是强弱交替。3.弱的轻巧活泼,强的更加欢快。答第二段活泼、轻快的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短笛、长笛、小提琴、木琴等乐器轮流演奏。单簧管双簧管短笛长笛透过小提琴和中提琴轻快流畅的音乐,我们还能听到哪种打击乐的伴奏声?
思考小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弦律。小号在句尾作模仿,伴以清脆的木鱼和铃鼓声。音乐继续发展,热烈的情绪逐渐高涨。小号木鱼铃鼓经过一个短暂的过渡,音乐的力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答:力度变弱。乐曲的力度减弱,旋律变的优美
舒缓,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几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独舞。思考1.这段音乐的力度与上段音乐产生了怎样的对比?2.情绪又有怎样的变化?3.这段弦律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答:1.强烈的对比。2.情绪更加热烈。3.小号。小号的音色高亢明亮,
给人一种粗犷豪放的感觉,恰似一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跳起了彪悍强劲的舞蹈。1.小号之后,紧接着出现了什么声音?2.清脆的铃鼓旋律声代表的是谁在舞蹈?小号的旋律又代表谁在舞蹈?思考答:1.铃鼓和圆号的长音。2.小姑娘,小伙子。他们像在
展开一场对舞比赛一样。牛角号音调再次响起,小提琴运用跳弓,奏出活泼、愉快的音调。这段的主奏乐器是小号。音乐更加紧凑有力。鼓乐齐鸣,以宏伟的音响再现第一主题,乐声辉煌灿烂,把万民欢腾的热烈情绪推到了高潮。结尾时,圆号又吹响号角音调,象征着各族人民团
结一致,建设美好生活。小结这首乐曲风格统一,生动明快,热情洋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生动地表现了边寨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情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