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辽海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田园)交响曲》教学设计1.doc,共(4)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55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田园)交响曲教案教学目的(1)渗透式的了解贝多芬及其主要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2)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体会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3)初步了解交响乐的历史及演变,充分利用在即兴的条件下和学生互动,激活课堂的兴趣度教学重点
与难点:1欣赏作品,使学生领略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感触2、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及历史文化,了解交响乐历史发展与作曲家的结合3、在即兴演奏环节上上的把握,“随想-随弹-随唱”。教学方法:1、激趣法,利用提问、猜一猜环节渗
透教学内容及作者介绍,将每个环节与贝多芬及贝多芬的《田园》相结合2、模唱法,为加深主旋律印象,通过不同速度感受主旋律,用多变的旋律加深主旋律印象3、即兴弹奏,在每个教学环节的体现,突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自由参与法学法提示
:1、通过回答问题参与性的感受,使同学们了解《田园》的音乐背景2、在交响乐的历史介绍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巧妙地把学生的心里猜想与教师的表现融为一体(即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世界级、大咖级作曲家他是谁呢?(在猜时同学们会猜到其他名家)(图示1)
老师可以给你一些提示呦!(1)(2)(3)好,同学们都回答的很棒,那今天我们要了解的音乐家是贝多芬及赏析他的作品(2)贝多芬简介(图片2):师: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对世界音
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3)作品创作背景贝多芬师:从1792年从波恩来到维也纳,有一处是著名的“贝多芬小路”,这条小道之所以著名,今天老师带来的第六交响乐:(田园)就是在这里产生灵感并构思的。师:你脑海里田园的
是什么样子的呢?生:举手回答(图示3)师:同学们心中的田园太美了,现在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贝多芬世界里田园二、新授(4)乐曲赏析大家先随钢琴哼唱一下主旋律(图示4)老师假设一下:这条是轻柔旋律怎样表现?气势磅礴?活泼感觉呢?爵士乐
?同学们真棒!我们共同欣赏《田园交响曲》(图示5)第一乐章:快板表达了"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
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第三乐章:快板"乡村欢乐的集会"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
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第五乐章: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乐章主题恬静开阔象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三、拓展(5)交响乐之旅师:欣赏完田园交响乐后老师带领大家来一次时光旅行,看看交响乐的演变!从1
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出现明确的标志。巴洛克时期(1600-1750):开始成为歌剧、清唱剧的间奏曲。师:谁知道这个时期的作品?师弹奏:《小步舞曲》古典乐时期(1750-1810):海顿是交响乐之父,他是
贝多芬的老师。师:古典时期的作品?莫扎特改编的《小星星变奏曲》浪漫时期(1810-1910):贝多芬共有九首交响乐,例如:田园、英雄、命运(范奏)、合唱(范唱主旋律)(7)贝多芬精神:1、弹奏《悲怆》1、2主题;-----刚毅英勇百折不挠2、
《致爱丽丝》-------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