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辽海版】三年级上册《4. 采山》教学设计1.docx,共(4)页,21.08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54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采山一、教材分析:《采山》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
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做梦都要笑出声音来。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生动形象,能
深深地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歌曲。学情分析:本课歌曲适合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演唱。这一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学生乐于接受开放,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身体,采用歌舞等其他形式进行直观教学。同
时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音乐课更是他们进行音乐创造的海洋。教师善于利用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大力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同时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的情感。使
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1、能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采山》。2、学习简单“采摘”动作,能随歌曲进行歌表演。3、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教学重点:1、以多种形式充分而完整地聆听音乐。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及人们劳动时的喜悦心情。更好的把握歌曲的感情。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并准确的为歌曲伴奏。二、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道具:卡片、打击乐器等)三、教学过程1
.问好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这座美丽的大山里去劳动!先来跟大山打个招呼吧。“大山你好,啦啦啦啦,大山你好”大山听到我们的歌声,特别的开心。设计意图:通过给大山打招呼,让学生进行课前练声。2、情境导入那我们今天要去做什么劳动那?听学生仔细看老师的动作!(播放音乐伴奏,老师做采摘的动作
)生:采东西师:对了!老师去采摘!同学们知道吗?山里的小朋友把采蘑菇、采木耳、采水果等等的一些活动都叫采山,(出示课题《采山》)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劳动的主题就叫做采山(交互式白板出示主题“我们一起去采
山”。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肢体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熟悉音乐的同时,知道今天的活动主题,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师:老师现在特别开心,忍不住要唱着问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干啥?”生:我们一起去采山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次“采山”。同学们先坐在位子上跟老师做
xxxxx生:师:下面让我们跟着个音乐一起来做,当我们看到一面小红旗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坐下来静静地欣赏大山的美景。(师生一起随音乐打节奏)设计意图:用拍手和跺脚的方式让学生跟着音乐做简单的节奏律动,既让他们熟悉了音乐,也能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3、学唱歌曲(1)、采摘大赛
(熟悉歌词)师:山里能够供我们采摘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所以我们要举办一场采摘大赛!那我们的小蘑菇小苹果可是会说话的哦!如果谁能把他们的话模仿出来,并且能够拖到相应的篮子里,谁就可以把它采回家!采摘大赛开始!老
师找学生回答并上台演示。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连起来把这几句话读两遍!(第一遍不加伴奏,第二遍加伴奏)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熟悉歌词和节奏。(2)、聆听歌曲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而且收获也很
丰盛!可是有一个小姑娘为了参加本次比赛,翻了好几座山,那同学们数一数他翻了几座山?(老师边听边画旋律线)生:6座山老师通过每座山起伏的不同来学唱相应的乐句。(3)学唱第一乐段(4)自学第二乐段(5)完整演唱歌曲4、表
演PK赛(1)用舞蹈表现歌曲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表演完,由另一组学生来评价。老师先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编创动作,然后随机找几个学生到台上表演,表现好的给予奖励。(2)师生一起表演唱。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游戏、比赛,通过PK的方式
继续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加表演唱欢快的氛围里。5、为歌曲加打击乐器伴奏(响板、串铃)师:今天是个丰收的日子,我们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我们内心的喜悦吧!除了舞蹈的方式你还有其他的方式庆祝收获的喜悦吗?生: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打击乐器,第一件——响板,谁能
用响板把上面的节奏打出来?生:响板组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师:第二件是串铃,谁能用串铃把上面的节奏打出来。生:串铃组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节奏。师:除了用打击乐器之外,我们还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现。谁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一下?生:(师生一起做)师:下面我们一起合作表演!第一组:响板第二组:串铃第三组:肢体动作师
生共同表演设计意图:通过肢体,舞蹈,打击乐器的方式充分的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6、小结:今天我们的采山活动就要结束了!让我们跟着音乐有序的走出大山吧!教学反思:《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曲,在备
课时,我首先认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细阅读教参,把握歌曲特点,了解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快乐为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听、做、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仿佛自己在濛濛的细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
山的愉快心情。这节课的导入,我先让学生看老师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知道这节课的活动主题是采山,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个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音乐情绪也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在教唱环节中,我先以游戏“采摘大赛”让他们熟悉歌词和节奏,使学生对歌曲有一定的印象,为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
很快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紧接着利用画旋律线的方式更深一步的让学生了解乐句的旋律特点,并且一一学习每个乐句,最后完整学唱歌曲,演唱歌曲。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为了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的环节我设计了“表演大PK”的比赛。让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舞蹈动作,最后两组比赛,在这个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他们能轻松的跟着音乐舞蹈。学生配合很默契。最后一个环节我加入了打击乐器,响板和串铃。并让他们分成三组来合作表演,这个环节他们对节奏的掌握很到位,并且很好的把响板和串铃运用到了歌曲中,更
加体现了歌曲的欢快和活泼。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会设计出更加精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我和学生们共同的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