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鄂教版】一年级全册第六课《上课之前》教案(表格式).docx,共(3)页,13.0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440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课上课之前【主题说明】课前准备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上课铃声响,要将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做好相关的训练,让学生做到能在铃声的提示下做好
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2.情感目标:感受课前准备到位对于上好课的积极作用。3.行为目标:学会做好课前准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课前准备的要求。难点:掌握每门课以及每节课前如何做
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教学PPT。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提前与相关学科老师做好沟通,便于在指导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准备,针对性强,细节落实到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
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对上课前的精神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群小学生坐在课桌前,双手放在课桌上,目视前方,等着老师上课。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本教材和一盒粉笔,
正走向讲台。讲台上有一个讲桌。2.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讲讲自己在上课铃响后在做什么。3.教师总结:上课铃声响了,我们要学会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上课。导入本课教师提示语:老师也可以请一位学生上来观察此时班上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与图片中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行对比。时
间:5分钟课题。活动营(体验分享)让学生学会分辨课前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训练如何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活动一:谁能得到小红旗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上课铃声响
了,一年级小学生进教室后的各种表现,分别为:(1)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打闹);(2)同伴之间讲话,交谈;(3)一名小学生摆好学具,坐端正(严肃、认真);(4)一名学生在低头玩玩具(高兴);(5)一名学生端着水杯
喝水。2.一种表现一张图片,每张图片下画一个圆圈,给做得好的同学画上一颗小星星,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教师总结:上课铃响起,我们应该端正坐好,准备好学具等待老师上课,那么每门课程的准备都是一样的吗?导入活动二。活动二:课前的准备1.教师引导学生
仔细观察教材中活动一的图片(有条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一名一年级小学生正把手伸向书包,低头拿东西,为上课做准备。他前面的黑板上,写着“语文”两个楷体字。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说说上语文课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3.教师整理学生发言情况,补充、总结每门学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心理引导:培养学
生正确的课前准备习1.活动一旨在让学生充分讲述对各种现象的看法,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对课前准备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指出做得不好的地方。2.活动二旨在针对某一门课前准备不好的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时间:20分钟惯,增强学生注意转移能力。分享屋(总结提
升)通过儿歌总结概括每门课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熟记于心,指导实践。1.引导学生总结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2.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3.引导学生朗读儿歌,让学生体会到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课前准备心理引导: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课前准备意识1
.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2.每次上课前,班上可请小干部带领同学们齐读儿歌,给予提醒和帮助。时间: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向爸爸妈妈展示,来检测自己是否清楚每门学科的课前准备要求。请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课前准备情况,回家跟爸妈说一说做得好的地方,也
找一找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对自己提出努力的方向。心理引导: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跟父母分享,有助于强化学生习得的知识,同时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情感。在同学们自我反省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班级每门学科课前准备的要求,指导学生用于实践。时间:5分钟【练习题】马上就要上课了,下面哪个同学能得到小红旗?A
.打闹的小明B.话说的小红C.端正坐好的小兰D.玩玩具的小强【活动反馈】1.观察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能做好课前准备。2.每班聘请“课前准备监督员”,组织、提醒同学做好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