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下册《(演唱)天上的布达拉》教学设计3.doc,共(3)页,11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1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天上的布达拉年级:五年级学科:音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会演唱藏族歌曲《天上的布达拉》。2、技能目标:通过了解藏族的文化,感受藏族的音乐风格,并能在演唱中适当的表现出来。3、情感目标:简单了解藏族的民族风情,拓展学生的知
识面,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舞蹈及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感受西藏粗旷、朴实的音乐特点(衬词和甩腔的运用)。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分音符,能在演唱和律动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及其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板
书设计:天上的布达拉节拍:速度:情绪:教学准备:钢琴音响影像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组展示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节奏气息练习一:⚫复习节奏型:(1)X(2)XX(3)XXX(4)XXX(5)X.X(6)X.X(7)XXX(8)XXX⚫节奏(拍手)气息练
习:CI(每个节奏型练习4次)2、节奏气息练习二:(吸气、叹气)(1)2/4XX︳0XX︳haha嚯haha(1)2/40X0X︳0XX︳嚯ha呼ha嚯haha3、声音练习:(1)音程上下行练习。1、根据要求练习气息
,复习歌曲中相关的节奏型,解决歌谱学习中的节奏问题。2、感受气息点的位置,并掌握不同节奏型的不同气息长短和力度的控制。3、练习踢踏舞步的基本节奏,为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特点、学习藏族舞步提前打基础。1、全班练习2、根据效果个别抽查(2)歌曲基本音练习:636、616、626二、谈话导入1
、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在我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又神秘的西
藏吧!2、仔细倾听,歌曲在诉说着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1、观看图片,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学生谈感受,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三、歌曲学习1、简介布达拉宫。(出示简介-链接网上解说)2、学唱歌曲(1)师示范演唱歌谱(2)感受歌曲的基本节奏框架。(3)跟琴视唱歌谱,
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纠错。(4)按节奏读歌词(5)学唱歌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指导、纠错。2、歌曲分析、处理。(出示)(1)分析曲式结构:二段体第一乐段:前16小节,有一个变化重复的乐句构成,旋律简单、节奏平稳,富含着崇敬和向往。第二乐段:节奏有所变化,带着舞蹈的节奏,仿佛在用歌
舞的形式来抒发崇敬的心情。简单使用延长变换的手法形成高潮,是西藏民歌的特点之一,(放慢演唱)突出高潮,强调、歌颂。(2)师范唱歌词,感受藏族衬词“啊”的甩腔唱法,体现藏族人民的粗旷和和朴实,(3)学习用饱满、热情
的声音演唱,适当加入甩腔唱法,感受到藏族歌曲的辽阔。1、了解藏族古建筑艺术精华,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布达拉宫的崇敬的感情。2、说说歌曲中出现了哪些节奏型3、注意唱准附点、切分及前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分析,学习:1、你觉得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歌曲?2、你觉得怎样处理好高潮部分3、根据歌曲情
绪学习演唱歌曲,学习甩腔唱法。4、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四、拓展1、复习踢踏舞步基本节奏2、学习简单的踢踏舞舞步3、分两大组分别根据不同乐段进行歌伴舞练习1、复习课前学习的两个基本节奏。2、视学生学习情况抽部分学生进行歌伴舞展示。四、小结1、指导
学生小结本课知识及收获2、下课。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