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冀少版】五年级下册《转圆圈》教学设计1.doc,共(3)页,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9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转圆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作品《转圆圈》。学生感受音乐在情感、速度、力度上的丰富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变化与魅力,喜爱民族音乐。2、感受合唱的魅力,懂得团结合作的力量。3、过程与方法:结合撒尼族特有的音乐特色,运用节奏、舞蹈等,完整
细腻演唱《转圆圈》。4、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合唱作品《转圆圈》。学生感受音乐在情感、速度、力度上的丰富性。5、教学难点:结合撒尼族特有的音乐特色,运用节奏等,完整细腻演绎撒尼族童谣合唱《转圆圈》。教学过程:一、导入很高兴又和你们见面了。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自然,
走进云南省石林自治县撒尼族。撒尼族的人们热情淳朴。他们的音乐也是好听又有特点。让我们先来跟撒尼族的小伙伴打打招呼吧!高声部:31151低声部:15535同学们的和声非常美,相信撒尼族的小伙伴一定也非常想用他们的歌声跟你们见面了。二、音乐教学(欣赏、感受、演唱)1、观看歌曲演唱视频,
感受音乐的情感丰富,熟悉旋律,并通过欣赏他们的歌唱状态,一会儿来说说你认为对的或者你了解的正确的歌唱状态与方式。(观看视频)2、带着学生自己发现的好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好的,看完视频了,相信你们一定也在视频中找到了你
觉得好的歌唱状态,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是一个二声部的合唱作品,对于我们演唱时的状态,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请同学们带着咱们共同探讨的状态来复习一遍旋律。分高低声部复习旋律,再两个声部尝试合唱。3、再次欣赏音乐《转圆圈》
,1、探讨音乐在情感、速度、力度上是怎样的额丰富。情绪:前面是舒缓的,后面是欢快的。速度:前面是缓慢的,后面是快速的。力度:前面是弱,后面是稍强。)2、结合歌词,说说感受音乐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深入了解歌曲意境美。)3、带着对歌曲更深层次的理解,演绎合唱《转圆圈》。三、节
奏练习与运用看着小伙伴们玩儿的这么开心,月亮仙子也带着它的两位好朋友拉起手,站成排了。看你们认不认识他们?(两组,A:2\40xx0x0x,B:2\4xx|xx|3\4xxx|2\4xx|3\4xxx||)1、打出A组及A组变化节奏。(拍手的形式,师一次,生两次的配合)2、打
出B组及B组变化节奏。想问问你们,第二组的节奏和我们平常见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讲解变化拍及混合拍的区分,并说明经常变化拍撒尼族音乐的一大特点。)3、对于第二条节奏,高声部的同学先来,低声部的同学配合着打节奏。反过来,低声部准备,高声部用拍手做节奏配
合。两个声部边唱边打节奏。4、整合两条节奏成为整体。四、加入舞蹈及身体律动。1、撒尼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儿同学们已经学得差不多了,舞蹈咱们也不能落下呀。请同学轻轻将凳子后移然后起立,跟老师学几个简单
的动作。(老师教学)2、同学们做的很好。再来一次,这一次咱们要带上月亮仙子介绍的两位小伙伴,叫上她们一起。注意集中精力跟着老师的思路,先做轻轻起舞,再到我一个你们两次,再到歌唱部分。3、将歌曲从头演唱
、舞蹈、月亮仙子的节奏小伙伴,整节课所学的东西都串联起来,共同有感情,有变化的演绎撒尼族合唱《转圆圈》。四、结束。有很多国外的友人,通过《茉莉花》认识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唱法。今天,老师通过你们演唱的《转圆圈》歌声感受到了撒尼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把掌声送给
你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