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 认识三角形》导学案2-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共(2)页,5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BCAcbaCAB1.1《认识三角形(1)》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三角形的概念;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3、三角形的分类;4、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学习重点和难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运用【课前自学、课
中交流】一、学前准备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三角形的边。3.三角形的内角具有性质:4.按三角形最大内角的大小可以把三角形分为、和。二、探究新知1.如图,在三角形中,(1)量出各边
的长:a=b=c=(2)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用>,=或<填空:a+bc→c–aba+cb→a-bcb+ca→c-ba(2)结论:①②结合上两个结论后你发现了:<第三边<三、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
a=3cm,b=4cm,c=8cm(2)e=5.7cm,f=6.3cm,g=11.9cm:新授课BCADBCAED【课堂检测】A基础落实:1.(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C的对边是,∠C的邻边是、。(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2.由下列长
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1)1cm,2cm,3.5cm;(2)4cm,5cm,9cm;(3)6cm,8cm,13cm.3.现有木棒4根,长度分别为12、10、8、4,选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A.1B.2C.3D.44.已
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A.1<C<5B.4≤C≤6C.4<C<6D.1<C<65.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B、能
力提升: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变式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为奇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2.已知
a,b,c三角形的三条边,化简a-b-cacbcab++-+--【课堂小结】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教师心得】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