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大象版】四年级第16课《做事不拖拉》教案2.doc,共(8)页,3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49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做事不拖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象出版社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6课《做事不拖拉》。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学习目标、活动方法、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不可否认,谁都有拖拉的情况,就拿我来说,这篇说课
稿我就拖延了一段时间了,直到昨天才下决心来完成它。所谓做事拖拉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一般现象:不喜欢把难事、繁事、正事放在前面完成,非到最后一刻才临时抱佛脚,希望在最后的几小时把原来需要数天的事情神奇完成,这样的做事风格往往会导致低质量的工作效率,甚至因为无法在最后的期
限完成指定的任务,而一次次失去成功的机会。究其拖拉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心理因素,由于这个时期儿童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学习和作业产生着厌烦情绪,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形成了消极的拖拉习惯。其次是环境因素:比如平时家长和老师对
学生要求过高,布置任务过重,作业过多,缺乏方法的指导,使他们感到达到目标比较困难,从而采取了消极的对抗态度,致使他们在完成过程中拖拖拉拉。再者是家长和学校配合不密切,沟通不及时,当学生刚刚出现拖拉现象时,没有及时沟通、调整教育策略和目标,从而将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学情分析。虽然四年级孩子与低年级相比更加自信,懂得生活自理,并渴望有新的生活学习目标,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儿,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经常有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拖拉现象发生。具体表现在起床上学拖拉,吃饭拖拉,睡觉拖拉,游戏活动拖
拉等等。这种现象,一方面源于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长特点,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比较随心所欲;另一方面,孩子没有品尝到拖拉带来的苦果,而学校和家庭教育上,很多时候又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规范。因此,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容易因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以
及教育的实效性落实不到位,而导致拖拉行为。针对这种现象,结合低年级学生感知发展特点:需要具体形象,有趣而又直观的生活原材料给他们去感知,领悟。三、目标设定:根据拖拉的成因,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发现自己身上的拖拉情况。2、意识到拖拉所带来
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危害性。3、掌握一些做事不拖拉的办法。四、说教学重难点:1、拖拉这个坏习惯带来的危害性。2、能够掌握一些做事不拖拉的办法。五、说教法:基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做事拖拉不一定能深刻认识到。并且也不清楚,做事拖拉会产生不良后果。通过借
助故事,视频,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做事拖拉是一种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不拖拉。六、说学法: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于是,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发现法、合作学习探究法、归纳总结法。七、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本节课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
个环节(一)环节一寒号鸟故事揭示拖拉主题播放《寒号鸟》的故事,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一开始,通过故事视频的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在故事中去感悟寒号鸟为什么冻死。通过故事,让学生悟出,懒惰,拖拉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会产生不良后果
。从而引出我们的今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事不拖拉》(二)环节二大事小事话拖拉。情境表演,这一环节在课前已有所准备,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共有四个情景:1、起床拖拉,顾不上吃饭。2、吃饭拖拉,被妈妈骂。3、作业拖拉,
被妈妈强烈要求做到深夜,打瞌睡。4、上课铃响了,才想到去厕所,被老师批评、惩罚。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存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拖拉习惯,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发现自己身上的拖拉现象;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借助情境延伸,找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还有那些拖拉小毛病。(三
)环节三生活,学习怕拖拉播放故事,盼盼《梦游拖拉国》。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聆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心情。让学生说一说,这次梦游拖拉国,他的具体感受。紧接着,展示两组视频,一是医生抢救病人;
二是消防官兵灭火救人。分组讨论:(1)“120”送病人时假如拖拉了医生抢救病人时假如拖拉了、、、、、、(2)消防队员奋力灭火时假如拖拉了、、、、、、这时,学生已经被带入情景,会跃跃欲试、七嘴八舌说出拖拉带来的危害。【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以投射的方式去感受盼盼的着急心情,更能让学生懂得拖拉
带来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通过由小到大,把生活中学生不常遇见和经历,但是却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拖拉的不良后果。通过视频,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去发现拖拉不良后果,相对于说教来说,更加有说服力。】(四
)环节四榜样示范不拖拉(1)老师这时顺势问学生:通过刚才几个小活动,老师发现,我们班有不少同学已经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了,掌声欢迎他们来告诉大家,做事不拖拉的小绝招是什么?这时,学生会联想到:做好准备、讲究方法、做事专心、抓紧时间。(教师在此也可以加以补充)。(2)提问:当你做事
不拖拉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儿童知识的构建与能力的形成最初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树立榜样是有效模仿的重要手段。而学生身边的榜样,更可信、可亲、可学。因此在这个环节,让每个同学分享别人做事
不拖拉的好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然后将做事不拖拉的好方法、好心情写在小卡片上,提醒自己和朋友,因为小学生都喜欢被表扬,有强烈的表现欲,所以我用掌声欢迎小榜样来介绍自己的经验,让这些小榜样更有
荣誉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的更好。】(五)环节五一起比赛去拖拉题目设定是《我是书写小能手》,让学生进行书写比赛,比一比谁的字体既规范速度又快。没有提前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准备,有的学生可能课前,练习本,笔都没有整理好,所以翻找本子,笔记的速度不一样。通过小
组内比赛,分享一下,动作快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做事不拖拉,除了要珍惜时间外,还要集中注意力听从指令,以及做好分配合作工作。接下来这是让学生找出自己身上的拖拉行为,并制定改变行动表。把这张评价表进行了课外延伸
,让学生把卡片带回家,一周后,看看谁的兔子多,谁的进步大,并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做事不拖拉的快乐。【设计意图:将课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他们知道在生活,学习的很多场景中常常会因为拖拉而导致自己的失败。从而让他们知道做事不拖拉,应
该可以怎么去解决问题。与学生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课程变得对学生有意义,这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通过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形成合力,让学生真正学会抓紧时间,早日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六)总结升华:教师进行总结:时时早,事事早。的确这样,敬爱
的鲁迅爷爷一生只活了56岁,可他在极其短暂的时间中写下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成功的秘密就是珍惜时间。他曾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当然,还有很多人也像鲁迅一样珍惜时间,他
们做时间的主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智慧的声音吧。出示名人珍惜时间的名言。让学生读一读。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谚语)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时间
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课的最后环节,我给学生搜集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并把它们做成书签送给学生,提醒学生珍惜时间的同时,也将老师的一份关爱的情感传递给
他们。我相信:如果学生从小改掉拖拉的毛病,学会珍惜时间,一定会受益终身。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做事不拖拉》,谢谢各位老师!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做事不拖拉》说课稿宴台河小学高丽娟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