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1 页
  • 大小 178.000 KB
  • 2023-02-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4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10篇共41页).doc,共(41)页,17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39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

度及其他变化。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

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教学过程】一、冰的观察8分钟1、揭题明标:冰和水,本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体。今天,我们就要借助感官

,观察冰是怎么样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起来研究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板书课题:水结冰了)2、【课件:维恩图】问:这张表你会填吗?怎么填?3、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实验盘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

的文字记录在表上。4、汇报。【课件:维恩图】(1)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共同特点: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课件:相同点】(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课件:不同点】我们还

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板书:液体固体)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20-22分钟1、液体的水是怎样成为固体的冰呢,大家有兴趣研究吗?!2、猜测:那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学生猜测2-3次)2小结:老师把同学们的猜

测归纳起来,意思就是水在“低温”下才能结成冰。是吗?【板书:低温】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才能获得“低温”,使试管里的水结冰呢?【请阅读P49,学习实验的步骤。】3、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请齐读“实验要求”。【课件:实验

要求】(1)温度计和试管容易破碎,使用时注意安全;(2)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边实验边做好记录;(3)善于发现问题,小组交流时声音要轻。“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记录表研究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实验器

材:塑料杯、冰块、试管及纯净水、温度计、食盐等。水温的变化大约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我们的发现水在℃开始结冰;是因为的变化,水才结冰;……9、按要求分组实验。(教师加强指导,约10分钟)10、汇报

。(1)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组实验的数据和发现?!(2)追问: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逐步下降)(板书:温度、0℃)三、拓展与延伸4分钟1、总结: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2、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冰箱里的水为什么

会结冰了吗?3、延伸:回家做一块冰,再对它进行观察,看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2篇)【设计理念】本节课,学生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怎样产生的,如冰有固定形状、温度很低。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冰的。“水结冰了

”从目标教育教学来分析,目标重在集中探究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在外界环境改变的条件下,物质能够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文本解读】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冰的观察,教材首先明确观察对象与观察要求“取一些冰仔细观察,”然后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利用

自身感觉器官对冰展开观察。第二部分是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这一部分主要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水结冰的温度,这个实验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结冰的过程和温度的变化。因此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冰这一自然现象的直接认识。【教学

目标】1、科学概念: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2、过程和方法:观察水结冰的过程中的温度的及其变化。4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初次感受、

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连续测量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步骤进行学习,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材料准备】温度计、保温杯、碎冰、食盐、试管记录表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准备上课前,老师先喝口水,这水是我先倒得开水,刚才不能喝,现在能喝,为什么?如果我准备的是冰水,放在房间里,过一会会有什

么变化,为什么?揭示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冬季有什么特点啊?【设计意图:以聊季节引入新课。貌似“闲庭信步“拉家常,实则为”引水浇田“做文章】刚才有个学生说冬季水会结

冰,(出示一小杯水)为什么这杯水不结冰呢?【设计意图:有意巧妙的营造问题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现在老师想让它结冰,你有办法吗?5(出示土冰箱,介绍制作过程)讨论:现在我把试管插到碎冰中,

是不是马上就会结冰呢?那我们怎么知道在什么温度下才会结冰呢?引出温度计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做一个土冰箱,观察水结冰的过程,记录温度的变化。(1)做一个土冰箱。(2)记录的指导,结合实验课件演示具体记录方

法。【设计意图:土冰箱不是别的,就是装了碎冰块的保温杯,简单易行,有新颖实用。】(出示记录表)观察的水温℃结冰的情况(水如果开始结冰,请打上“√”,未结冰打“×”)℃时℃时℃时℃时水是否开始结冰水是否开始结冰水是否开始结冰水是否开始结冰我们的发现与思考(3)请注意观察、记

录两方面的内容,a水的温度的变化;b水有没有结成冰;c更多的发现……(4)小组实验,我们每隔一分钟可以把试管中碎冰中拿出来观察一下。2.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1)看到水结冰了吗?6(2)将学生的记录表在大屏呈现,从记录表中你发现了

什么?(师整理数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水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为分组实验的进行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3)水是一下子都结成冰了吗?那么试管中哪些地

方的水先结冰呢?(4)在刚才的实验中,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呢?(温度的变化)三、比较冰和水的相同和不同、填写维恩图四、拓展:试管里的冰块可是我们亲自制作出来的哦,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想把它带回去吗?能取

出来的小组,老师就把这块冰作为奖励!当然老师有个要求,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附板书设计水结冰了受冷℃以下水冰(液体)(固体)7《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3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

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初次感受

、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二、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温度的概念及温度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对热水持续的测量、记录,认识到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水温降到与室内温度一致时不再下降。三、重点难点1.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

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2.水为什么会结成冰四、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谜语的谜底的什么?幻灯片出示:看上去亮晶晶摸上去冷冰冰走上去滑溜溜烧热了水淋淋打一物?(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水在什么情况下变成冰的。8板书课题:水结冰了活

动2【讲授】新授课--冰的观察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昨天同学们把水放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

的?水为什么结成冰了?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

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

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通过学习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活动3【活动】实验--水在

什么温度时结冰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幻灯片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

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指导学生阅读,然后给学生演示一遍,并且让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

么做?4、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9(预设: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

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6、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活动4【练习】拓展练习精彩补白1、水和冰比较,水是(),冰是()。2、水在()温度时可以结冰。3、作“水在什么温度

时结冰”的实验时,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毛巾,是为了起到()作用;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是为了()。明辨是非1、水一遇冷就会结冰。()2、水是无色透明的,冰是白色的。()3、冰块是由水变成的,所以是液体。()活动5【讲授】课堂总结1、师: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水(液态)?冰(固态)(受冷0℃或以下)水在0。C时会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2.既然水可以结成冰,那么冰可以重新变成水吗?(预习下节课)10《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4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

态度。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学习了热水会变凉,同学们能说出降温的变化规律吗?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二、师生互动学新课(一)冰的观察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

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板书:水结冰了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11硬

、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

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

阐述原因。)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

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

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3、

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预设:水在0℃时会结

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5、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12三、课堂小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2、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

一块冰。四、板书设计水结冰了水(液态)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冰(固态)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五、教学后记:水结成冰这个结果同学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但整个过程中温度数值的变化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是属于直观感受之外的,不容易引起注意,另外,连续地有目的地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对

同学们来说也有点困难。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开始结冰这一环节,操作上有一定难度。首先是材料的准备上由于碎冰不容易准备很多,所以最终我将实验材料做了一些变化,隔天将插有小试管的一次性塑料杯装上适量水并冰冻,第二天上课时直接将水注入小试管中

实验,测量水的变化过程即可。其次,是在测量水温变化过程中,由于试管不可能全部插入冰中,必定有小半根留在空气中,所以温度计的伸入长度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有的小组的温度计伸入长一点,测得的水的初始温度就低些,有的小组的温度计伸入短一点,测得的水的初始温度就高些。133、水结冰了(第5篇)【教学

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

态度。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教学过程】一、冰的观察1、今天,老师带了一个神秘的袋子,里面装了两样东西,不能用眼睛看,你能猜出是什么吗?2、你是怎么知道水和冰的?3.水是我们最熟悉的,介绍一下水的特点?4.冰的特点呢?5.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P48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手小心

被冰冻坏。6.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板书:水结冰了14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

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你有什么办法让水变成冰呢?3、让水变成冰,我们可以用降温的方法,用一些碎冰来给水降温。出示课件:(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

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追问:你的水结冰了吗?估计什么原因?6.可能温度不够低,需要制造更低的温度。我们可以通过加盐的方法来制造更低的温度。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三、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水(液态)冰

(固态)2、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三、作业:板书设计:水(液态)冰(固态)实验记录单活动一:水和冰的特征记录凝固维恩图:水和冰的特征记录15活动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水温的变化大约每一分

钟记录一次水温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我们的发现水在℃开始结冰;是因为的变化,水才结冰;……水冰16《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6篇)学校清河路第一小学课名水结冰了教师李鹏学科(版本)教科版章节第三单元第三节学时1年级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

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过程和方法: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它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难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

中的温度变化。教材分析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

的,即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的。学情分析冰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

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的。教学准备:托盘、包裹干毛巾的塑料杯、盛放冰块的塑料浅碟、冰块、保温桶(盛放冰块用)、盛放盐的杯子、勺子、试管、试管架、纯净水、温度计、记录表。17推

进时间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一、激发兴趣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活动:(出示温度计模型)前面我们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水温,谁来说一说,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点)你们能用温度计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吗?学生活动,说测量结果。学生回

答测量水的温度回顾旧知,了解学生关于温度测量的掌握,并为下文推进做铺垫。本节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形成冰的环境;通过观察冰的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与水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起固体和液体的科学概念。一、导入新课1.

出示水,刚刚我们量了水的温度,上个学期我们也专门观察过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水)2.板书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液体。3.如果我们把水放到冰箱冷冻,会怎样?水结冰了。板书课题:水结冰了学生回答。5分钟二、探究学习:冰与水的异同点(一

)冰的观察1.出示冰,液体的水冷冻后结成了冰,冰又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想不想观察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冰?2.请各小组组长领取冰块3.小组交流交流,冰有哪些特征?板书:无色、无味、透明、固体。4.根据观察结果填写维恩图5.交流:水和冰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得出冰是固体形态概念。学生活动:

领取冰块,用看、闻、摸的方法观察冰。学生整理并填写维恩图18推进时间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0分钟三、实践阶段(实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三)观察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谈话:、谈话:水放到冰箱冷冻会结成冰(PPT),自然界中的水在什

么时候也会结成冰?(冬天)也就是说,水要结成冰,温度就要?低。那水降到多少摄氏度时会结冰呢?2.估计:请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根据温度计模型)3.谈话:光是估计还不行,我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水)这根试管中的水我们刚刚测量过,它的温度大

概是多少摄氏度?你有办法让这杯水结冰吗?4、放冰箱中可以让水结冰,但我们很难观察到水是什么时候结冰的,老师知道一个能让水结冰的方法,想知道吗?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冰加盐的方法来制造低温环境,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低于零摄氏度的低温,然后将试管插入碎冰中,让试管中的水结冰。5,、请看实验活

动(出示实验步骤)请哪位同学给老师读一下实验步骤。其他同学听了之后,你认为在这个试验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地方?6,、请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先来试做一下,看看这个实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共同演示1、个别回答2、学生回答3、学生回答4、学生听讲。5、学生回答6、学生回答。实验设计是为

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的开展实验,也为了操作后的表达更加清晰;通过朗读使学生对实验作有了一个更为科学的操作意识,为下面的有效操作提供基础。并且形成边操作边记录的习惯,有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作为科学证据以做科学的发言。交流中让学生操作,有利于形成全体学生的正确操作和纠正部

分学生操作上的错误;交流现象有利于展开深入的研讨,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师生共同演示,加强学生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为试验顺利进197、大家看明白了吗?下面请个小组组长领取实验器材,拿到器材后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8、第二小组的同学已经都坐直了,看来他

们已经完成实验了。其他组你们完成了吗?9、好,下面就请第二小组的同学跟大家来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其他小组跟他们的观察结果一致吗?科学家通过多次的实验发现,水结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这个温度也叫作冰点。(板书)虽然我们今天有部分小组测出的数据有一些

差距,没有关系,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验证的活动,回家以后我们可以多做几次,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求助你们的科学老师。7、领取实验器材8、学生回答9、学生听讲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实验探究,这样的设计一方面

想让学生初步形成“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希望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乐于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乐于与他人协作和交流。5分钟五、总结收获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找到:水结冰的温度是摄氏度,这个温度也叫作。学生回答填空总结,增加趣味性,便于学生识记。板书

设计水结冰了水结冰的温度是0摄氏度,这个温度也叫作冰点。清晰,明了的将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的知识呈现在黑板上。20《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7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过程与方法:观

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它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重点难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准备保温杯、碎冰块、冰块、盐、自封袋、玻璃棒、塑料杯、水、温度计、铁架台、夹子、线、记录表。(温度

计模型图、维恩图表、PPT)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水温,谁来说一说,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点)(演示)今天我们把温度计挂了起来(实物),通过绳来调节高度,拿住绳子,打开夹子,拉起或放下绳子

来调到合适的高度,使液泡能完全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壁,松开夹子固定好绳,必要时可以移动塑料盒的位置。你们会用挂起来的温度计量塑料杯中水的温度吗?学生活动,说测量结果。请各组把温度计拉起,调整到原来的位置,调好的小组请坐好。上课!一、导入新课1、出示水,刚刚我

们量了水的温度,上个学期我们也专门观察过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水)板书水的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液体。(PPT)把水放到冰箱冷冻,会怎样?水结冰了,(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冰的观察211、出示冰,液体的水冷冻后结成了冰,冰又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想不想观察一下?可以用哪些

方法来观察冰?2、学生活动:领取冰块,用看、闻、摸的方法观察冰。3、交流,冰有哪些特征?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流动、固体、硬、光滑、冷、融化、浮在水面。4、根据板书,我们观察了水和冰,比较一下水和冰,它们有哪些相同特征?我们可以把水和冰的特征整理在维恩图中,(P

PT)把相同的特征填在重叠的区域。5、师:请取出记录纸,整理维恩图。学生整理,6、交流:有哪些相同特征?(无色、无味、透明)教师板书整理唯恩图。(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谈话:水放到冰箱冷冻会结成冰(PPT),同学们,水在其它什么情况下也会结成冰?水在温度较低

时会结成冰,那水在什么温度(多少摄氏度)时会结成冰呢?(PPT温度?)2、估计:请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根据温度计模型)3、谈话:光是估计还不行,我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出示水)这杯水我们刚刚测量过,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摄氏度?你有办法让

这杯水结冰吗?(放冰箱中可以让水结冰,但我们很难观察到水是什么时候结冰的)老师知道一个能让水结冰的方法,想知道吗?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用冰加盐的方法来制造低温环境(视频),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获得-15摄氏度的低温,然后把一小杯

水放到这样的低温环境中,让水结冰(PPT)。224、讨论:水在什么温度结冰呢?可以怎样实验?小组交流一下。5、交流:把装水的塑料杯放到加盐的碎冰中,一边观察水的变化,一边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观察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我们来看一看实验步骤

。(PPT提示实验图片)(1)取一个装有碎冰块的保温杯,加入食盐;(2)搅拌;(3)放入装有水的塑料杯,让水受冷结冰;(4)观察水的变化并用温度计测量塑料杯中水的温度。5、说实验注意点。(盐不能进到小杯中)6、共同演示(取出装有碎冰块的保温杯,加盐并搅拌,挖一个

小坑,把水杯轻轻压入,尽量低一点,快速调节好温度计,还可以调整杯子的位置,一边观察水的变化,冰也是无色、透明的,我们用小棒来检查水是否结冰了,一边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当观察到塑料杯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

读数。)7、学生实验:请组长领取材料,其它同学重温一下实验步骤(PPT)。巡视并要求各小组把实验数据记录在汇总表。(三)小结1、整理器材,分析数据,我们小组间的数据有不同,难道水结冰的温度是不同的?小组数据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谈话:作为一位小科学家,除了掌握科学实验的本

领外,我们还要学习信息搜索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搜索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百度。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还有什么其它发现?4、PPT出示老师实验图片:水在结成冰时,温度会保持在0摄氏度,全部结成冰后,冰的温度还会继续降低。5、科学小知识:纯净水在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23三、拓展1、今天我们把水

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水结冰了。如果把冰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冰会怎样?冰在多少摄氏度时会融化成水呢?2、应用:可以利用今天课上的知识在家使用冰块自制冷饮。(阅读PPT)板书设计3、水结冰了24《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8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3gr螺杆泵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搅拌棒

1支。【教学过程】一、提问导课;1、出示水,上节课刚刚学了测量水的温度,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学生回答)2、水放到冰箱里冷冻,会怎样?水结冰了。(课件出示)二、冰的观察251、师: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这是老师昨天把水放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

来的一些冰。板书:水结冰了3、师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记录。4、交流,冰有哪些特征?(学生交流,出示课件)(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

和冰做一个比较,把结果整理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

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谈话: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

呢?262、估计:请根据你的经验估计一下。3、谈话:通过科学实验来寻找答案,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预设:(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

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4、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演示实验:师生合作演示实验,学生观察。5、汇报交流观

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预设: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6、师: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

三、拓展1、今天我们把水放置在低温环境中,水结冰了。如果把冰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冰会怎样?冰在多少摄氏度时会融化成水呢?2、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自制冷饮27板书设计:水冰0℃0℃放热28《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9篇)【教材分析】冰是学生比较

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也有过接触冰块的经历。这节课,学生们将要观察水结成冰后有什么特点,例如冰是有固定形状、确定体积的。学生还可能会注意到水结冰以后体积增大了,在冰块托盘中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他们还将观察到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成为科学学

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

他变化。3、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亲身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

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食盐、干毛巾一条。【教学过程】29一、情景导入1、(1)出示课件:猜谜语——看上去亮晶晶,摸上去冷冰冰;走上去滑溜溜,烧热了水淋淋。(打一物:冰

)(2)游戏:同学们,想知道这两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我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摸一摸,但是,不准偷看,好吗?2、学生参与。(可以叫学生“再捏一捏”)3、你能告诉大家盒子里分别装的是什么吗?(一定说明白、完整)4、追问: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能说说理

由吗?(冰很泠,硬硬的,固体……水是热的,可以流动,是液体……)5、哦,他是从冰比较冷,水比较热这个特征判断出来的(揭开盒子)。看来,这位同学很善于利用“手”这个感觉器官进行感知、判断。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眼睛来……

看;用鼻子来……闻,……)(追问:在实验室里怎么闻、尝?)二、冰的观察1、揭题明标:冰和水,本是我们生活中很普通的物体。今天,我们就要借助感官,观察冰是怎么样的?同时,我们还要一起来研究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板书课题:水结冰了)齐读课题。2、【课件:维恩图】问:这张表你会填吗?怎么填?3、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感官,仔细观察烧杯中的冰与水,找到它们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并用简洁的文字记录在表上。4、学生观察记录,教师指导。5、汇报。【课件:维恩图】(1

)谁能说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共同特点:无色、无味、透明……【课件:相同点】(2)它们不同的特征有哪些?30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水: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课件:不同点】6、教师指课件,引读:通过比较、观察,我们知道了冰和水相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特征有—

—。我们还知道水是液体,那冰呢……。(板书:液体固体)三、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液体的水是怎样成为固体的冰呢,大家有兴趣研究吗?!2、猜测:那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时才会结冰呢?(学生猜测2-3次:0℃,-2℃,-10℃……)小结:老师把同学们的猜测归纳起来

,意思就是水在“低温”下才能结成冰。是吗?【板书:低温】3、测试:现在,老师请各小组用温度计测出试管里水的温度。看哪组测得又快又准!4、学生分组测水温,然后汇报。5、问题与方法:经过同学们的测量,让老师知道了今天的水温大约是……℃。前面,大家说到了水在“低温”下才能结冰,而现在的水温却大约有……℃

,温度还比较高。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怎样才能获得“低温”,使试管里的水结冰呢?【请阅读P49,然后再回答老师】(1)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冰。(真聪明,你发现老师准备了冰!)(2)在碎冰中加入大量食盐。(追问:为什么要加大

量的食盐?请阅读P49的第三段)(3)在塑料杯外裹一张干毛巾。(请同学们看图,你还发现需要注意什么?)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书、交流,知道了实验的方法。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的步骤。【课件:实验步骤】齐读。31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请齐读“

实验要求”。【课件:实验要求】(1)温度计和试管容易破碎,使用时注意安全;(2)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边实验边做好记录;(3)善于发现问题,小组交流时声音要轻。7、追问:老师想知道,我们今天的实验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水刚开始结冰】小结:对。老师还希望你

们能及时地把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记录下来。提醒:为了让水受冷均匀,请实验中各组用温度计轻轻地搅动试管里的水,这样,还能及时地感知到水在什么时候“开始结冰”呢!8、出示实验记录表。这张记录表,你们会填写吗?【重点强调“记录变化”“开始结冰”】水在什么温度时

结冰实验记录表没插入碎冰中的水温插入碎冰后2分钟的水温插入碎冰后5分钟的水温插入碎冰后10分钟的水温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试管里水研究的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水温的变化(持续观察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塑料杯、冰块、试管

及纯净水、水温计、食盐、干毛巾等。9、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研究的问题、方法,知道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就开始研究。先请组长上台领冰,然后再按要求分组实验。(教师加强指导)10、汇报。32(1)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你们组实验的数据和发现?!(第1组:还有哪组想来汇报?第2

组:有不同的发现吗?)(2)追问: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逐步下降)(3)我们的发现:1.水温下降到(0)℃开始结冰;2.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水才结冰;小结与处理各组“误差”:老师发现个别组的结论与其他组有些差异,得出水结冰的温度不一致。我想,这里有温

度计的原因,也有实验方法的原因。科学家们曾经也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大多数组一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是温度的变化使水结冰了。(板书:温度、0℃)11、小结: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我们必须按照要求,科学、规范地实验。此外,我们

还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鼓励我们自己吧!四、拓展与延伸1、总结:那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2、运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

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3、小组比赛:说一说与“冰”有关的成语。4、延伸:既然水能结成冰,那么冰可以重新变成水吗?水结冰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

变成了固态。33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了解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明白水为什么会结成冰。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课件、冰。分组准备: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烧杯,塑料杯1只,冰块1杯,试管(试管架)1支,小半杯纯净水,水温计1支,实验

记录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水凝结成冰》。1.同学们,刚刚我们看了水结成冰和雪花的现象,大家是不是有很多问题?学生交流汇报。今天老师把一杯水放入了冰箱的冷藏室。如果我一天之后再将它取出来,它会有什么变化呢?说说自己这样想的原因。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汇报:水放到冰箱里冷冻足够长的

时间它会结成34冰。2.是什么使水发生了变化?猜测:可能是冰箱制造了很低的温度……3.在证明我们的猜测之前,先来观察一下冰吧!探究一下到底是什么让水发生了变化。(二)冰的观察接下来就让我们仔细的观察一下冰吧!老师为同学们提供准备好的冰块。1.一起仔细观察冰块,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冰的样子,在观察

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看到冰化成水。(1)冰是什么颜色?冰是无色的。(2)隔着冰能不能看到其他物体?可以,冰是透明的。(3)冰块有固定的形状吗?冰有固定的形状。(4)用手触摸冰块,有什么感觉?比较硬,很光滑,比较凉,温度有点低。(5)你还知道冰的其它特点不?冰

是固体,遇热会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2.观察完之后冰,同学们能不能比较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35不同点:冰: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容易融化,冰可以浮在水上。水: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

的液体。把两者的比较填入表格。3.温馨小贴士:像冰这样的物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称为固体。像水这样的物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称为液体。(三)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我们认识了冰,但是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呢?同学们分组讨论

并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水在温度较低时会结成冰。1.那水在什么温度(多少摄氏度)时会结成冰呢?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吧!2.实验方法:(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一半纯净水,用温度

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3)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的水温变化;(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5)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

的示数。36思考: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四)课堂练习1

.水和冰比较,水是____________,冰是____________。2.水在____________时可以结冰。3.做水结冰实验时,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毛巾,是为了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为了____________。4.水

一遇冷就会结冰。()5.水是无色透明的,冰是白色的。()答:1.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的温度,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占据空间,柔软、能结冰、无色的,有一定透明度,摸上去很凉,温度很低,比较光滑、坚硬。冰有固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空间,冰会

浮在水面上,在室温下容易融化。2.0℃3.保温,防止外界向塑料杯中传递热量、制造更低的温度4.×5.×(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六)板书设计水结冰了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37不同点:冰:比较硬,很光

滑,温度低,容易融化,冰可以浮在水上。水: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液态变成固态。38第三课《水结冰了》教学设计(第10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探究目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态度目标●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

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教学重点:知道水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并且向周围释放热量。教学难点:完成实验操作,并且在实验中更多地发现由水结成冰的各种变化。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试管、纯净水、碎冰、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教学课件等。教学流程:教学

环节及时间教师指导要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39一、导入(预设5分钟)1.教师出示一杯热水。让学生估计并测量这杯水的温度。2.师:10分钟之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会如何变化呢?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呢?”聚焦问题:3.师:“如果一直把这杯水冷却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

?”1.一名学生先估计水的温度,然后再实际测量。2.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评价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为后续探究打基础。评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40二、探究水变成冰的过程。(预设25

分钟)教师提问:1.你有什么好方法让水变成冰吗?2.除了把水放到冰箱里冷冻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教师分别出示碎冰、烧杯、试管等实验器材。3.利用课件,出示书中主题图片,启发学生水结成冰实验如何操作?(教师引导如何进行实验,分三步:第一,直接让学生说出水结冰的方法;第

二,出示准备的实验材料,再启发学生说出实验操作过程;第三,出示课本中的操作图片,再说如何进行实验。)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注意观察水与冰的不同。课件出示注意事项:(1)持续观察记录水温的变化,重点关注两次温度:试管刚插

入烧杯时的温度,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2)在放入烧杯之前用记号笔标记水的位置。全部结冰之后冰在试管中的位置。(3)温度计在试管中位置不变,不触碰杯底和杯壁。(4)观察记录及时。(5)注意分工合作。(让温度计的位置处于试管的水中,而不碰触底壁,时间过长,容易疲劳,因此学生可合作替换)

6.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积极评价小组及个人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纠正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注意掌控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的想到可以把水放到冰箱里。2.学生根据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设计让水结成冰的方法

。3.小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以及出示的书中主题图片,小组讨论,说出实验操作方法。学生互相补充之后力求形成如下操作步骤:(1)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纯净水(为了结冰更快,效果明显,根据试管大小,控制水量。为节省时间教师也可提前完成)。(2)

先用温度计测量试管水中的温度。(3)将试管插入放入食盐的碎冰当中。(冰与盐的比例约为3:1)(4)观察记录水温的变化。(5)……4.学生针对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5.学生记录单。1.评价学生探究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能否设计出合适的实验操作计划来。2.评价学生能否利用多种感官,

工具获取更多数据信息,并且采用科学的方法记录,整理信息并陈述。3.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分工合作情况。41实验活动的时间。0分钟时温度:()2分钟时温度:()开始结冰时温度:()持续结冰时温度:()我们的发现:6.学生分组实验。三、研讨交流(预设7分钟在完成

实验操作基础上,幻灯片出示,三个研讨交流的问题。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3.冰还是水吗?学生针对研讨的问题展开交流。在讨论完成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完成活动手册冰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维恩图。之后,共同研讨:冰还是水吗?评价学

生能否顺利对前期实验的总结交流,能否在表达交流中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观点。四、拓展延伸。(预设3分钟)1.解释冰箱中的矿泉水为什么会结冰?2.利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冰天雪地的美景水的温度下降,也是释放热量的过程

,当温度下降到0摄度时,水开始结冰。板书没计:水结冰了放热水一一一一一一冰(液态)0℃(固态)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