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信息技术【大连理工版】三年级上册《文件大家族》教学设计.docx,共(4)页,15.91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15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件大家族》教学设计一、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以及路径的表示方法。掌握在计算机中浏览文件的方法。学会根据需要设置文件的查看方式。2、过程与方法:能够仔细听取他人的发言,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和运用信息,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关系以及路径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学会根据需要设置文件的查看方式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1)任务驱动法: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
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学生主体教育模式,通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独立观察,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创建自我
探究的学习平台。(2)讲解演示法:窗口的查看,学生没有接触过理解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马上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内容与插图来共同讨论。2、学法: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
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我感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择最佳。三是:“尝试练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体现通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1、情境导入:老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图标,各个图标都代表什么
含义?这样的导入设计意在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文件夹和文件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乐学。2、探究新知: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任务一:(1)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举
手发言,你是怎么区分文件夹和文件的?盘符有什么特征?(2)阅读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给出了窗口组成的哪些信息。(3)老师演示查看窗口的方式:共分为五种,学生交流,反馈信息。这一环节是课堂内容的开始,我通
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以前知识的迁移,来发散思维,认识到窗口信息查看的方法,了解窗口查看的含义。本环节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任务二:给学生出示卡片,要求学生按卡片上文字查看窗口,同时教师通过传纸条的游戏,来加深学生理解查看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窗口的表现形式有所认识和了解。然后学
生比较五种查看方式异同。本任务是学生在听取了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完成,这样设计就是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探究活动之前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盲目去讨论、探究,让学习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也可以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任务三:
自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独立完成查看窗口的修改日期。学生展示:窗口的排列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独立完成操作。3、总结归纳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