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人版科学二下第9课《种豆子》教学设计2.docx,共(3)页,28.24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71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种豆子》教学设计教学理念从种豆子入手,引导学生亲身体会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发现植物生长需要的因素,鼓励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激发种植植物的兴趣。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内容分三部分:一、情境与问题(提出交流问题:“怎样做才能使
植物茁壮生长呢?”)二、探究与发现(活动:种豆子第一环节:种豆子第二环节:探究生长条件)三、应用与拓展(种植日记)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亲手完成了“植树”“给小草安家”的活动,有一定的种植经验。种植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研究如何茁壮生长的过程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于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教学内容《种豆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种植方法;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和阳光。2.过程与方法:通过“种豆子”过程,提出“怎样使植物茁壮生长”的问题;能按步骤完成种植活动,学会观察
、记录、整理;能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能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和阳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种植植物产生好奇心,能主动观察并进行描述;描述种豆子过程和体会、观察和发现;小组合作完成种植活动和探究实
验,增强合作意识,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动手完成种豆子的活动,并进一步尝试探究植物生长条件的对比实验。教学难点:能有计划,按步骤实施种植活动;初步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学会总结实验结论。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花盆、土
壤、豆子、杯子、水、铲子和一盆萌发的豆苗、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花盆、土壤、豆子、纸杯、一瓶水、小铲子。教学过程一、情景与问题1.播放豆子生长视频2.提出交流问题:“怎样做才能使植物茁壮生长呢?”引出种豆子的探究活动。二、探究与发现活动:种豆
子第一环节:种豆子1.作品引领:教师出示已经在土壤中出芽的豆子,激发学生的种豆欲望。2.掌握方法:老师示范种豆子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种植过程,掌握方法和注意事项。3.种植植物:分组完成种豆活动。提示学生在《科学学生活动手
册》第11页,每完成一步就在对应的方框中画“√”。4.展示交流:待学生的豆苗长出后,找合适的时间全班交流。第二环节:探究生长条件1.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两盆同样的植物,“同样的两盆植物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结果会怎样?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黑暗处,
结果又会怎样?”2.做出假设:引导学生对水和阳光是否影响植物生长进行猜测。3.种植观察:布置学生课下实验,要求学生将豆苗生长过程用图画方式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1页。4.表达交流:实验结束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三、应用与拓展活动:种植日记展示课
本图片中种植草莓的方法和过程,布置学生课后种一盆自己喜欢的植物,记录生长过程,不会写的可以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