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案5-【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下册.docx,共(2)页,13.44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6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教学反思珠海市香洲区侨光小学宋晶本次心理活动课就是针对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拖延,浪费时间的问题而设计。以李想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认识拖延的具体表现。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拖延在自己身上的表现,在遇到拖延问题时我们
该怎么办?希望这节课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延,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活动与休息的关系,用积极的态度去争得时间,做事不拖延。我相信,如果能够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对孩子来说一定会终
身受益。因此我设计了《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这一节针对小学中年级的心理辅导课。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用情景剧导入,由于“拖延”这一主题比较难在课堂上即时体验,于是我引用了教材中《李想暑假生活》的故事
,引出拖延的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情景剧产生共鸣。第二环节是回顾自己或身边的拖延故事,用实例描述,感悟拖延带来的影响。心理课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表达所见所想所感,于是我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表达出日常生活中自身的拖延情况与之影响。第三环节是在充分感受了拖延的事件和影响后,探寻背后的原因,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很少有学生思考过这个问题,只知道自己有拖延的情况,而没有思考过到底为什么自己要拖延。通过对自己的审视和听取同学们的分享后,才发现原因各不相同,但又主要可以归属为自身态度、事件性质和外界干扰三类原因,为后面找方法提供了思路。第四环节是关键环节,在以上活动的铺垫下,自然而
然的挖掘出学生想要战胜拖延的意向以及能力,小组合作写方法再全班分享。最终通过微课的学习,课外延伸,了解更多管理拖延的好方法。总体而言,学生在这节课上充分剖析了自己拖延的情况、影响及原因,并通过集体的力量,从自身情况出发,挖掘出很多管理拖延问题的方法,并且在相互的“质疑”和
交流中,完善方法,同学们表示有了很大的收获!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我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学生探索战胜拖延问的方法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做
为心理老师知识最后帮助归纳、总结与延伸。在今后的课上,我将继续在课上做学生的聆听者,引导者,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