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9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711.905 KB
  • 2023-01-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共(23)页,711.90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596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23页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最大的是()A.正在通话中的手机B.正常行驶的电动自行车C.正在行驶的高速列车D

.运行中的空调2.如图所示是一种电工师傅常用的器材,根据标识,可判断它测量的物理量是()A.电阻B.电压C.电流D.电能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导线夹夹在下列哪个元件的两个接线柱,会造成灯泡𝐿1被短接

()A.电压表B.电流表C.小灯泡D.定值电阻4.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四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流大小的关系B.图甲通电一段时间后,左边𝑈形管的液面变化小于右边𝑈形管

的液面变化第2页,共23页C.图乙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大小的关系D.图乙中通过两个容器内导体的电流相等5.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B.物件一定不带电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6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下列物品不能..直接用来救助触电者的是()A.木擀面杖B.橡胶手套C.铝拖把杆D.塑料凳子7.如图为试电笔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必须都是绝缘体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卡

D.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零线是连通的8.某小组用两个电阻、电源、开关、导线和三个电压表组成的电路,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数据为𝑈1=1.2𝑉、𝑈2=1.8𝑉、𝑈3=3.0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测量结果正确,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的B.若测量结果正确,则两电阻一定是并联的C.若测量结果正确,则两电阻的连接方式不能确定D.一定是记录数据出现错误第3页,共23页9.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闭

合开关,用酒精灯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观察到电灯亮了,这说明()A.常温下玻璃是导体B.火焰将电路直接连通C.对玻璃加热可以增大电源电压D.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导体10.两电阻𝑅1、𝑅2(𝑅1=3𝑅2)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电阻的总功率为𝑃1;若

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它们的总功率为𝑃2,则𝑃1:𝑃2等于()A.3:16B.3:4C.4:3D.16:311.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2.5𝐴,则在𝐴、𝐵两点接入以下哪种元件,

当开关闭合后会可能使保险丝熔断()①大功率电炉;②插座;③导线;④普通白炽灯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它的导电能力比金属导线小得多。如图所示,开关𝑆的左端可以分别与𝐴、𝐵、𝐶三个接线柱接触,𝑀、𝑁为两根相同的铅笔芯,

导线𝑃为可以在两根铅笔芯上滑动的导线,且接触良好,电源电压不变,则下列说法中()①𝑆和𝐴接触,𝑃向右移动,灯泡变亮;②𝑃在最右端时,𝑆和𝐴接触时灯泡的功率小于𝑆和𝐵接触时灯泡的功率;③𝑆和𝐵

接触,𝑃向右移动,灯泡变暗;④𝑆和𝐶接触,𝑃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第4页,共23页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13.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③D.只有②④14.图甲

是一种测力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横梁𝑂𝐴上下表面各贴一张完全一样的应变电阻片𝑅1和𝑅2,应变电阻片的阻值被拉伸或压缩时会由于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将𝑅1和𝑅2串联在有恒定电流的电路中(图乙

)。在𝐴端施加向下的力𝐹,横梁向下弯曲,𝑅1被拉伸,𝑅2被压缩,根据它们两端电压的差值即可测量力𝐹的大小。下列说法中()①𝑅1的电阻增大;②𝑅2的电阻增大;③𝑅1两端的电压小于𝑅2两端的电压;④

𝑅1和𝑅2两端电压的差值越大,𝐴端受到的压力越大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𝑉,闭合开关𝑆后,滑片𝑃由右端向左滑动,因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滑片𝑃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

电流表读数𝐼与滑片𝑃滑动距离𝑑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才闭合开关𝑆1,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𝑉。下列说法中()第5页,共23页①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𝑅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5𝛺;②当滑片𝑃移到�

�=2𝑐𝑚处时,电阻𝑅0在10𝑠内产生的热量为5𝐽;③当滑片𝑃移到𝑑=6𝑐𝑚处时,𝑅0消耗的电功率为0.2𝑊;④滑片𝑃左右移动时,𝑅0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2.025𝑊。A.只有①②正

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6.如图所示,将𝐴、𝐵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闭合开关𝑆,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流表的数示为0.02𝐴,则金属片______(选填“

𝐴”或“𝐵”)是该“土豆电池”的正极。17.小刚同学在家中进行科学实践活动,他断开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只让空调工作,此时电能表的表盘如图所示。他观察到5𝑚𝑖𝑛内电能表的表盘转过360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是______�

�。18.如图为中国天宫空间站在太空中的姿态,天宫空间站周围翼状的太阳能电池板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0%。若天宫空间站上的某块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为1.6𝑚2,它接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功率为1500𝑊/𝑚2,则光照24ℎ可发电__

____𝑘𝑊⋅ℎ。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阻𝑅的阻值为20𝛺,只闭合开关𝑆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𝐴,再闭合𝑆2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𝐴,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则小灯泡的额

定功率为______𝑊。第6页,共23页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0.钥匙型开关是只有在插入正确的钥匙时才能转动并闭合的开关。银行的金库大门必须同时插入两把钥匙转动,才能使控制大门的电动机(符号为𝑀),请设计出符合这个工作的电路图。21.如图甲所示,为一个

“一开三孔”开关(即一个开关和一个三孔插座连在一起)实物图,乙为内部接线示意图,请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并使开关控制电灯,又不影响插座供其他电器使用。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2.某物理兴趣小组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

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的距离有关。第7页,共23页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𝑎)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𝑎、𝑏两金属片分别插入

如图(𝑏)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进行探究:(1)本实验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是通过______来判断的;(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动到最______(选填“左”、“右”)端;(3)

将金属片𝑎、𝑏分别插入如图(𝑏)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_(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𝑎、𝑏分别插入______两图所示的位置;(4)将金属片𝑎、𝑏分别插入如图乙、丁所示位置

,若𝐼乙≠𝐼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23.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𝑉”字样)。(1)如图(𝑎)所示,请将补充完整所缺的导线,组成正确的实验电路。(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

片,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甲组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瞬间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4)乙组同学闭合

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他们应______。A.更换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第8页,共23页(5)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𝑏)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𝑊。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

共16.0分)24.如图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测定水量的电路原理图。其中𝑅𝑥为压力传感器,它的电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表所示;水箱内水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显示出来;𝑅0是阻值为10𝛺的定值电阻;电源电

压恒为48𝑉;水箱位于压力传感器𝑅𝑥上,空水箱重40𝑁,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压力/𝑁0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440……阻值/𝛺930490350275230200178.6162.5150140131.8125……(1)该水箱加满水时,指针

恰好指示最大刻度0.6𝐴,求:此时,𝑅0两端的电压和𝑅𝑥的阻值分别是多少?(2)当水箱内无水时电流表的示数约为多少𝐴?第9页,共23页2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𝑅1为定值电阻,𝑅2为滑动变阻器,𝐴、𝐵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𝑆,当滑片𝑃在某一端点时

,电流表示数为0.2𝐴,𝑅2的电功率为2𝑊,当滑片𝑃移动至某一位置𝐶时,电流表示数为0.6𝐴,𝑅2的电功率为3.6𝑊。求:(1)𝑅2的最大阻值;(2)𝑃在𝐶点时电压表示数;(3)𝑃在𝐴端时𝑅1的电功率。六、综合题(本大

题共1小题,共10.0分)26.具有防雾、除露、化霜功能的汽车智能后视镜能保障行车安全,车主可通过旋钮开关实现功能切换。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实验小组设计的模拟加热原理图。其中测试电源的电压为100𝑉,电热丝的阻值均相等。防雾、除露、化霜所需加热功率依次增大。当开关旋至“1”挡时,电路中的

电流为0.1𝐴。(1)每个电阻的阻值为______𝛺;(2)当开关旋至“2”挡时,开启______(选填“防雾”、“除露”、“化霜”)功能;(3)当开关旋至“3”挡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______𝑊;(4)小明建议将实验电压改为20𝑉,为保证三种情况下的功率不变,所用的

电阻应改为______𝛺,开关旋至“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𝐴,请你说出这样做的好处。第10页,共23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𝐶【解析】解:手机的功率很小,只有几瓦左右;电动机功率大约为几十瓦;空调的功率在1000

𝑊左右;高速列出的功率在几千千瓦左右,所以高速列出的功率是最大的。故选:𝐶。根据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选择合适选项。本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用电器功率的掌握情况,因此平时需要积累生活知识。2.【答案】𝐴【解析】解:由图示可知:这种仪表测量结果的单位符

号是𝑀𝛺,它是电阻的单位:兆欧,因此该仪器是用来测量电阻的。故选:𝐴。仪表所测量的物理量,在仪表的刻度盘上都标有该物理量的单位符号,根据单位符号确定所测量的量,确定仪器测量的物理量。本题考查对许多测量工具或仪表的刻度盘的认识和了解,知

道标有的单位符号的意义。3.【答案】𝐵【解析】解:𝐵、电流表的电阻较小,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将导线夹夹在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会造成灯泡𝐿1被短接,故B正确;𝐴𝐶𝐷、电压表的电阻较大,小灯泡和定

值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将导线夹夹在它们的两个接线柱,不会造成灯泡𝐿1被短接,故ACD错误;故选:𝐵。(1)电流表的电阻较小,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的电阻较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2)用导线直接连接用电器的两接线柱,叫用电器短路。本题考查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特

点,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电流表的电阻较小、电压表的电阻较大。4.【答案】𝐵第11页,共23页【解析】解:A、图甲所示电路为串联电路,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两个电阻阻值大小不相同,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故A错误;

B、图甲所示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左边电阻阻值小,由𝑄=𝐼2𝑅𝑡可知,左边容器内电阻产生的热量少,左边𝑈形管的液面变化小于右边𝑈形管的液面变化,故B正确;𝐶𝐷、图乙中,右侧容器中的电阻与外面电阻并联

,再与左侧容器中的电阻串联,通过两个容器中的电阻的电流不同,而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因此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跟电流大小的关系,故CD错误;故选:𝐵。(1)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2)由焦耳定律可知

,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即可判断容器内空气吸热量多少;(3)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而改变电流的大小;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要利用好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𝐷

【解析】解:喷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带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由于涂料的电荷种类不知,故无法判断物件带何种电荷。②不带电,因带电体能够吸

引轻小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可能带电,带与涂料相反的电荷,也可以不带电;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𝐷。6.【答案】𝐶【解析】解:有人触电时,可以使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木擀面杖、厚橡胶手套、塑料凳子

都属于绝缘体,铝拖把杆属于导体,故C符合题意。故选:𝐶。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据此分析选择。本题考查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熟记即可。第12页,共23页7.【答案】𝐵【解析】解:𝐴、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所以试电笔与手接

触的笔尾部分是导体,故A错误;𝐵𝐶、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尖,必须接触试电笔末端的金属体,故B正确,C错误;D、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火线是连通的,故D错误。故选:𝐵。(1)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

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试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试电笔的内部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当人接触试电笔的笔尾金属体,人和试电笔是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两者

串联在零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0𝑉,氖管不发光;如果两者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𝑉,此时试电笔的阻值很大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不会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氖管发光,但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本题考查了试

电笔的使用方法,手指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8.【答案】𝐴【解析】解:𝐴𝐵𝐶、用三个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其中一组实验数据为𝑈1=1.2𝑉、𝑈2=1.8𝑉、𝑈3=3.0𝑉,根据并

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无论电压表测支路两端的电压还是电源电压,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应是相等的,由这组数据可知,𝑈3=𝑈1+𝑈2,所以两电阻一定是串联的,故A正确,BC错误;D、根据一组数据并不能确定记录的数据一定

出现错误,故D错误。故选:𝐴。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串联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9.【答案】𝐷【解析】解:𝐴、常温下

玻璃是绝缘体,故A错误;B、火焰的作用是使玻璃的温度升高,红炽状态下的玻璃变为导体,故B错误;第13页,共23页C、对玻璃加热可以使玻璃的温度升高,故C错误;D、此实验说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导体,故D正确。故选:

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理解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导体,可解答此

题。10.【答案】𝐴【解析】解:两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等于两电阻之和,两电阻的总功率为:𝑃1=𝑈2𝑅1+𝑅2=𝑈23𝑅2+𝑅2=𝑈24𝑅2;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源电压,两电阻的总功率为:𝑃2=𝑈2𝑅1+𝑈2𝑅2=𝑈

23𝑅2+𝑈2𝑅2=4𝑈23𝑅2,所以𝑃1𝑃2=𝑈24𝑅24𝑈23𝑅2=316。故选:𝐴。(1)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𝑃=𝑈2𝑅表示出串联电路的总功率;(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𝑃=𝑈2𝑅表示出并联后的总功率,进一步

计算出𝑃1与𝑃2的比值关系。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利用好“𝑅1=3𝑅2”是关键。11.【答案】𝐷【解析】解:电路短路时,电路电压不变,短路时电路电阻很小,根据𝐼=𝑈𝑅知,电路电流很大,电流产生热量过多,造成保险丝熔断;电路

总功率过大时,电路电压不变,根据𝐼=𝑃𝑈知,电路电流很大,电流产生热量过多,造成保险丝熔断;所以当𝐴、𝐵两点接入①③时会造成保险丝熔断,接入②时,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接入④,由于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不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故选:𝐷。第14页,共23页家

庭电路在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属于基础题。12.【答案】𝐷【解析】解:①𝑆和𝐴接触,𝑀𝑁电阻丝接入电路,𝑃向右移动,𝑀𝑁接入电路的长度增大,则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即灯泡变暗,故①错误

;②𝑃在最右端时,𝑆和𝐴接触时的电阻要大于𝑆和𝐵接触时的电阻,𝑆和𝐴接触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要小于于𝑆和𝐵接触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则𝑆和𝐴接触时灯泡的功率小于𝑆和𝐵接触时灯泡的功率,故②正确;③𝑆和𝐵接触,𝐵𝑁电阻丝接入电路,𝑃向右移动时,𝐵𝑁

的长度不变,即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灯泡亮度不变,故③错误;④𝑆和𝐶接触,𝐶𝑁电阻丝接入电路,𝑃无论怎样移动,𝐶𝑁的长度均不变,即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即灯泡亮度不变,故④正确。故选:𝐷。移动滑片时只有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长度,才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掌握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能从电路中分析出滑片的移动,电阻丝长度如何变化。13.【答案】𝐵【解析】解:①由于生活用水是导体,所以用湿抹布擦

发光的灯泡很容易使得人触电,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②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很容易碰到里面的火线而触电,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③发现有人触电,施救时应先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离,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竹竿等绝缘体将电线跳开,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④避雷针

会把雷电导入大地,可以有效避免人遭到雷击,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𝐵。(1)生活用水是导体;(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第15页,共23页(3)有人触电时不能用手拉他,应立刻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线

分开;(4)大建筑物的里里外外都有金属,如不安装避雷针,闪电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击中建筑物顶端的金属物体,从而放电,这样会损坏建筑物。此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

危险发生。14.【答案】𝐷【解析】解:①②、在压力的作用下,横梁向下弯曲,𝑅1被拉伸,𝑅2被压缩,即𝑅1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𝑅2变短,横截面积变大,电阻变小,故①正确,②错误;③、在𝑅1和𝑅2发生形变前是完全一样

的,即𝑅1和𝑅2发生形变前的电阻相同,因此发生形变后,𝑅1的电阻大于𝑅2的电阻,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根据𝑈=𝐼𝑅可知,𝑅1两端的电压大于𝑅2两端的电压,故③错误;④、根据欧姆定律可知,𝑅1和𝑅

2两端电压的差值越大,说明𝑅1和𝑅2的阻值的差值越大,所以𝑅1被拉伸的更长,𝑅2被压缩的越短,从而说明𝐴端受到的压力越大,故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④正确。故选:𝐷。由电路图可知,𝑅1、𝑅2串联;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据此判定电阻的变化,根

据欧姆定律判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大小关系,从而判断压力的变化情况。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15.【答案】𝐶【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均闭合时,𝑅1与𝑅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①由图乙和题意可知,当电流表开始有读数即𝐼=

0.2𝐴时,滑片𝑃移动的距离𝑑=2𝑐𝑚,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𝑉,由欧姆定律可得,𝑅1接入电路的阻值:𝑅1=𝑈1𝐼=2.5𝑉0.2𝐴=12.5𝛺,故①正确;②当𝑑=2𝑐𝑚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𝑉,因串联电

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𝑅0两端的电压:𝑈0=𝑈−𝑈1=4.5𝑉−2.5𝑉=2𝑉,第16页,共23页则电阻𝑅0的阻值:𝑅0=𝑈0𝐼=2𝑉0.2𝐴=10𝛺,电阻𝑅0在10𝑠内产生的热量为:𝑄0=𝐼2𝑅0𝑡=(0.2𝐴)2×10𝛺×10𝑠=4

𝐽,故②错误;③当滑片𝑃滑到𝑑=6𝑐𝑚处时,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𝐼′=0.4𝐴,此时𝑅0两端的电压:𝑈0′=𝐼′𝑅0=0.4𝐴×10𝛺=4𝑉,则𝑅0消耗的电功率:𝑃0=𝑈0′𝐼′=4

𝑉×0.4𝐴=1.6𝑊,故③错误;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𝐼大=𝑈𝑅0=4.5𝑉10𝛺=0.45𝐴,𝑅0的最大电

功率为:𝑃0大=𝐼大2𝑅0=(0.45𝐴)2×10𝛺=2.025𝑊,故④正确。故选:𝐶。由电路图可知,两开关均闭合时,𝑅1与𝑅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𝑅1两端的电压。(1)由图乙读出电流表开始有读数时滑片𝑃移动的距离和电路中的电流,又

知道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𝑅1接入电路的阻值;(2)当𝑑=2𝑐𝑚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𝑅0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𝑅0的阻值,根据𝑄0=𝐼2𝑅0𝑡算出电阻𝑅0在10𝑠内产生的热量;(3)当滑片𝑃滑到𝑑=6𝑐𝑚处时,由图乙可

知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𝑅0两端的电压,利用𝑃=𝑈𝐼求出𝑅0消耗的电功率;(4)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根据𝑃0大=𝐼大2𝑅0算出𝑅0的最大电功率。本题

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分析图像得到有用的数据。16.【答案】𝐵【解析】解:由题知,闭合开关𝑆,电流表示数为0.02𝐴,因为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所以电流是从𝐵

极流出,而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回负极,所以𝐵为电源正极。故答案为:𝐵。闭合开关𝑆,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流表有示数,根据电流表的连接方法(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判断电流方向,进而确定电源的正、负极。第17页,共23页本题考查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中电流的

方向,属于基础题目。17.【答案】3.6×105【解析】解:3600𝑟/(𝑘𝑊⋅ℎ)表示电路中的用电器每消耗1𝑘𝑊⋅ℎ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600转;当电能表的表盘转过360转,空调消耗的电能:𝑊=360𝑟3600𝑟/(𝑘𝑊⋅ℎ)=0.1𝑘𝑊⋅ℎ=3.6×1

05𝐽。故答案为:3.6×105。3600𝑟/(𝑘𝑊⋅ℎ)表示电路中的用电器每消耗1𝑘𝑊⋅ℎ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3600转,据此可以计算出电能表的表盘转过360转,空调消耗的电能。本题考查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掌握,题目比较基础。18.【答案】17.28【解析】解:1.6

𝑚2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辐射的功率为:𝑃=1.6𝑚2×1500𝑊/𝑚2=2400𝑊,光照24ℎ发电量为:𝑊=30%×𝑃𝑡=30%×2400×10−3𝑘𝑊×24ℎ=17.28𝑘𝑊⋅ℎ。

故答案为:17.28。先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和它每平方米接受到太阳辐射的能量功率求出接收太阳能的功率,再根据𝑊=𝑃𝑡和效率求出24ℎ发电量。本题考查太阳能的转化、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能从题目中获得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1.2【解析】

解:只闭合开关𝑆1时,电路为𝑅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为:𝑈=𝐼𝑅=0.3𝐴×20𝛺=6𝑉;再闭合𝑆2后,灯泡和定值电阻并联。由于并联电路的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

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3𝐴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𝐴,即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𝐴。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根据𝑃=𝑈𝐼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𝑃=𝑈𝐼𝐿=6𝑉×0.2𝐴=1.2𝑊。故答案为:1

.2。只闭合开关𝑆1时,电路为𝑅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再闭合𝑆2后,灯泡和定值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𝐴,即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0.2𝐴。此时小灯泡正常工作,根据𝑃=𝑈𝐼可知小灯泡的第18页,共23页额定功率。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20.【答案】解:由题意可知,金库大门有两把钥匙,

只有两把钥匙同时开启时,大门才能打开,大门由电动机控制,钥匙实质就是电路中的开关,即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电路才接通,才能使电动机工作,只闭合其中一个开关,电动机是不工作的,电路没有接通。开关之间不能独立工作,是串联关系,如图所示:【解析】大门由电动机控制,两把钥匙

相当于两个开关,题意要求只有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由此设计电路。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设计,明确串联电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火线进入开关,再分别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和三孔插座的右孔,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

螺旋套;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如图所示:【解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此题中开关同时控制灯泡和插座。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

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第19页,共23页22.【答案】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左①甲、丙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解:(1)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比较强,其电阻就比较小,电流表示数较大;

反之,电流表示数较小,可见,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反应;(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右侧电阻丝接入电路,所以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的左端;(3)𝑎、𝑏分别插入甲、乙所示位置,

盐水的质量和金属片的距离不变,盐水的浓度不同,可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为了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的关系,需要保持溶液的浓度和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变,改变溶液的质量,应将

金属片𝑎𝑏分别插入甲、丙两图所示位置。(4)将金属片𝑎、𝑏分别插入乙、丁所示位置时,溶液的浓度相同,质量也相等,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不相等,若𝐼丙≠𝐼丁,所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

间的距离有关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故答案为:(1)电流表示数的大小;(2)左;(3)①;甲、丙;(4)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1)金属片𝑎、𝑏插入盐水中,电源电压一定,盐水导电性越强,电阻越小

,电流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用电流表示数大小来反映盐水电阻的大小;(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𝑃移到阻值最大处;(3)盐水的电阻可能跟盐水的浓度、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探究盐水电阻跟盐水浓度的

关系时,控制盐水的质量和金属片的距离不变;探究盐水电阻跟质量的关系控制盐水的浓度、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不变;(4)探究盐水电阻跟金属片距离的关系时,应控制盐水的浓度、盐水的质量不变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探究物理问题时,要猜想物理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探

究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23.【答案】小灯泡断路了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𝐶0.75【解析】解:(1)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𝑉,所

以电压表选择0~3𝑉量程,滑动变阻器已经选用上面接线柱,另一个接线柱应选下面的一个,把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第20页,共23页;(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

泡断路了;(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瞬间发出明亮耀眼的光,说明电路接通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阻很小,原因可能是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4)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没坏,不是断路,可

能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所致,下一步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故选C;(5)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𝐴,示数为0.3𝐴,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𝑃额=𝑈额𝐼额=2.5𝑉×

0.3𝐴=0.75𝑊。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小灯泡断路了;(3)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4)𝐶;(5)0.75。(1)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选择一上一下串联在电路中;(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

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灯泡瞬间发出明亮耀眼的光,说明电路接通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据此分析;(4)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可能是连入电阻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所致,分析电阻过大的原因,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5)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出示数,根据�

�=𝑈𝐼可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第21页,共23页本题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连接、故障分析、实验操作、电流表读数及电功率的计算。24.【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𝑅0、𝑅𝑥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𝑅𝑥两端电压

;(1)水箱加满水时,电路电流为0.6𝐴,由𝐼=𝑈𝑅可知,𝑅0两端电压:𝑈0=𝐼𝑅0=0.6𝐴×10𝛺=6𝑉,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𝑅𝑥两端电压:𝑈𝑥=𝑈−𝑈0=48𝑉−6𝑉=42𝑉,则𝑅𝑥的

阻值:𝑅𝑥=𝑈𝑥𝐼=42𝑉0.6𝐴=70𝛺;(2)当水箱内无水时𝑅𝑥受到的压力为40𝑁,由表中数据可知,𝑅𝑥的阻值为490𝛺,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𝐼′=𝑈𝑅=48𝑉10𝛺+490𝛺=0.096

𝐴。答:(1)𝑅0两端的电压为6𝑉,𝑅𝑥的阻值为70𝛺;(2)当水箱内无水时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096𝐴。【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𝑅0、𝑅𝑥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𝑅𝑥两端电压;(1)水箱加满水时,已知电路电流,根据欧姆

定律求出𝑅0两端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𝑅𝑥接入电路的阻值;(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箱内无水时𝑅𝑥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会从表中得出有用的信息。25.【

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当滑片𝑃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𝐴,当滑片𝑃移动至某一位置𝐶时电流表示数为0.6𝐴,所以,

当滑片𝑃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𝐴(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即滑片位于𝐵端,由𝑃=𝐼2𝑅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𝑅2=𝑃2𝐼小2=2𝑊(0.2𝐴)2=50𝛺;(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

,由𝐼=𝑈𝑅可得,电源的电压:𝑈=𝐼1(𝑅1+𝑅2)=0.2𝐴×(𝑅1+50𝛺)--------①滑片𝑃移动至某一位置𝐶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𝑅2′=𝑃2𝐼22=3.6𝑊(0.6𝐴)2=10𝛺,则电源的电压:𝑈

=𝐼2(𝑅1+𝑅2′)=0.6𝐴×(𝑅1+10𝛺)--------②,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0.2𝐴×(𝑅1+50𝛺)=0.6𝐴×(𝑅1+10𝛺),第22页,共23页解得:𝑅1=10𝛺,电源电压:𝑈=𝐼1(𝑅1+𝑅2)=0.2𝐴×(10

𝛺+50𝛺)=12𝑉;𝑃在𝐶点时,电压表示数为:𝑈2′=𝐼2𝑅2′=0.6𝐴×10𝛺=6𝑉;(3)𝑃在𝐴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只有𝑅1连入电路,则电路中的电流:𝐼大=𝑈𝑅1=12𝑉10𝛺=1.2𝐴,𝑅1的电

功率为:𝑃=𝑈𝐼大=12𝑉×1.2𝐴=14.4𝑊。答:(1)𝑅2的最大阻值为50𝛺;(2)𝑃在𝐶点时电压表示数为6𝑉;(3)𝑃在𝐴端时𝑅1的电功率为14.4𝑊。【解析】由电路图可知,𝑅1与𝑅2串联,电压表测𝑅2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比较滑片𝑃在某一端点时和某一位置𝐶时的电流关系确定端点的位置,根据𝑃=𝐼2𝑅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滑片𝑃移动至某一位置𝐶时,根据𝑃=𝐼2𝑅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根据电阻的串

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定值电阻𝑅1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𝐼=𝑈𝑅求出𝑃在𝐶点时电压表示数;(3)𝑃在𝐴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即可求出电流表示数;利用𝑃=𝑈𝐼即可求出𝑅1的电功率。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

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题干中的端点位置是关键。26.【答案】500除露40201【解析】解:(1)(2)当开关旋至“1”挡时,两条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当开关旋至“2”挡

时,一条电阻丝单独接入电路,电阻较大(大于并联时的总电阻),当开关旋至“3”挡时,两条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总电阻最小;由𝑃=𝑈2𝑅可得开关旋至“1”挡时,功率最小,因此为防雾挡,开关旋至“2”挡时,功率较大,因此为除露挡,开关旋至“

3”挡时,功率最大,因此为化霜挡;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由欧姆定律可得防雾挡的总电阻为:𝑅串=2𝑅=𝑈𝐼1=100𝑉0.1𝐴=1000𝛺,每个电阻的阻值为𝑅=𝑅串2=1000𝛺2=500𝛺;第

23页,共23页(3)当开关旋至“3”挡时,为化霜功能;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电路的总电阻:𝑅并=12𝑅=12×500𝛺=250𝛺,此时电路的总功率:𝑃=𝑈2𝑅并=(100𝑉)2250𝛺=40𝑊;(4)将实验电压改为20𝑉,当开关旋至“3”挡时电路的总电阻:𝑅

并′=𝑈′2𝑃=(20𝑉)240𝑊=10𝛺,所以𝑅′=2𝑅并′=20𝛺,开关旋至“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𝐼=𝑈′𝑅′=20𝑉20𝛺=1𝐴,这样做的好处是实验电压低于安全电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答案为:

(1)500;(2)防露;(3)40;(4)20;1;实验电压低于安全电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1)(2)旋钮旋到不同位置,电路连接不相同,当开关旋至“1”挡时,两条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当旋钮旋到“2”时,一条电阻丝接入电路;当

旋钮旋到“3”时,两条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根据𝑃=𝑈2𝑅判断出不同挡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防雾挡的总电阻,进一步计算每个电阻的阻值;(3)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得电路的总电阻,根据𝑃=𝑈2𝑅算出当

开关旋至“3”挡时电路消耗的功率;(4)将实验电压改为20𝑉,根据𝑅=𝑈2𝑃计算当开关旋至“3”挡时电路的总电阻,进一步计算所用的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开关旋至“2”挡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安

全用电原则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本题考查了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分清三个挡位对应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关键。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