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十、数学百花园》教学设计3.docx,共(4)页,5.50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70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二年级下册《推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为打好这个基础,本设计注重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并学会
用语言表述推理过程。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远充满了兴趣。首先出示双胞胎的照片,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猜想,进而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猜对必须要有提示,体验所给的提示不同,所猜的结果也不一样,调动学生猜的兴趣和积极性。然后通过猜书活
动、填数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推理过程,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即推理就是我们根据已知条件获得一个结论的方法。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由于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语言表
述,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他们借助表格来推理,也可以借助连线来推理,简化了推理过程,感受思考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简洁性。同时培养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清晰地表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
,才能说得明。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兴趣,经历推理过程,理解推理含义。2.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并学会用语言表达推理过程。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导语: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壮,弟
弟叫小壮(课件出示),你能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汇报)生:我分不清,因为他们长得一模一样。2.过渡:老师帮你们一下。(课件演示)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们能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说明理由,为什么作出这
样的判断。(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3.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种推理方法叫排除法。你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思维过程叫推理。其实这样的推理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生活中有许多的事
情需要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来进行推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推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判断哪个人是哥哥,哪个人是弟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教学教材109页例1。1.课件出示教材109页例1,先出示例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出示三人对话动态图。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师:从她们的对话中你知
道了什么?“她们各拿一本是什么意思”?到底她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你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1.学生活动,汇报交流预设1.直接得出结论,她们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师:追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预设2.连线的方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信息连线)预设3.表格
法数学语文品德与生活小红小丽小刚要引导学生是怎么想的。三、总结提升为什么大家在说的时候都是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推理时应先抓住关键信息,层层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其实推理的方法有很多,边阅读边思考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推理的过程简洁、直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推理)四、巩固应用。小结提升。1.完成做一做部分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许多“猜一猜”的游戏,这些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推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稍复杂的推理。老师相信,只要你们甚于观察、勤于思考,你们一定会利用推理
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