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和乘法算式》说课稿.doc,共(2)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4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本课时是乘法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教材首先展示一个热闹的游乐园
的主题图,隐含着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例1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这样的编排能帮助学生深刻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基础。二、说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
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数学思考: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3、解决问题: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
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三、说教学重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
加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定位在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四、说教法和学法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小组合作、比较分析、综合整理、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理解、突破难点。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安
排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二)巩固练习、开智培能(三)自我总结、深化新知下面我详细说一说每一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有坐摩天轮的,玩过山车的,还有坐火车的
后,这时我再问“谁能观察的更仔细些?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从数量上观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摩天轮有5节吊厢,每节吊厢坐4人;过山车有6排座位,每排坐2人;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个车厢坐3人
;有3个桌子,每个桌子摆了3把椅子。最后再提出“儿童乐园里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试着提一个?”然后交流写算式的感受。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会发现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很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啊”的想法,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乘法
。教学不是在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接下来,老师引领学生认识乘号。让学生观察乘号像什么,可能学生会说像错号,像汉语拼音里的x。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说把加号变斜就是乘号。这样,就让学生把抽象
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接下来,就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第二环节,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练习。首先处理了教科书第48页的做一做。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接着出示一个爬梯子的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我设计第三环节的教学为
:及时总结,深化新知。孩子们我们认识了乘法,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对乘法的认识,也许语言不是那么准确,表达不是太确切,只要孩子能正确说出他对乘法的理解,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六、说板书设计简洁而又提纲契领的板书不仅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精
缩,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一目了然。因此,我在板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我把课题写在主板书的最上面,它告诉了孩子们本节课的中心,下面是不同数相加、连加算式、乘法算式,不仅美观,而且有层次的呈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板书简洁、清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