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8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53.000 KB
  • 2022-12-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看图找关系》教学设计2.doc,共(6)页,5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8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看图找关系【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通过折线统计图呈现一些生活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公共汽车行驶的时间与速度关系图”,“离家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足球场内的声音”等,并且这些数学图表的呈现都是以一个生活情境为背景,这就要求我们

在教学时首先要带领学生回顾生活情境,在回顾折线统计图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在图表中寻找描述生活情境的信息,以此来认识、了解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同时,感受到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对数学图表的认识活动,并在活动中找关系。教师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的是这辆汽车速度行驶的状况呢”这一大问题为载体开展策略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去解决问题,体验到解决问

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对知识孜孜以求。【学情分析】教材中所呈现的“公交车”、“足球场内的声音”等情境是每个孩子亲身经历或看到过的,这种现实情境在课堂上再现,能让学生倍感亲切,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

鸣。因此,在课程设计时不能仅仅呈现一幅图,让学生回答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每个数表示什么?还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赋予数学图表以生命,让学生在图表中寻找生活原形的同时,亲身参与活动,用数学语言将生活情境进行

再现和表述,以达到认识图表、了解图表的目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3-84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2、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体会图表的直观性.能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学会分析量与

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难点

: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堂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1、找相同,寻找变量。师:观察下面四幅图,发现有哪些共同点?(预测:都有两个变量时间与速度,横轴和纵轴,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师随之板书:时间速度)2、找不同,发现关系师:同中有异,这四幅图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预测:红色的折线形状不同,也就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看图找关系。板书课题:看图找关系(设计意图:课始,牢牢抓住学生思维的切入点,通过找相同的活动迅速捕捉到

图中的相关信息:有2个变量,两条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随后在找不同的活动中发现折线表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引入到新课的探索中。)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1、听录音,感受汽车速度的变化(1)激趣师:为了奖励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我特意从华联超市买了巧克力,准备奖给今天发言积极的

同学,这是华联超市,这是咱们的学校,我坐的汽车是怎样行驶的呢?你们想知道吗?请你们来听听这辆汽车行驶的声音,你能感受到他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吗。(2)听音课件播放汽车行驶的声音。2、谈感受,表达汽车速度的变化。师:谁能根据你

听到的说说汽车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预测:速度的变化经过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速度增加,中间是速度保持不变,最后是速度减少)(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老师乘车从超市到学校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维从听觉引导至语言表达“加速——匀速

——减速”的运动模型上,再与图联系起来,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培养了孩子们的直观感受数学的能力。)3、猜测,哪幅图反映汽速度变化师:下面哪一幅图反映的是这辆汽车速度行驶的状况呢?(预测:可能是图三,还有可能是图四,)师

:到底哪一个是对的,你们希望自己研究还是老师告诉你?4、学生自主研究,验证猜测师:怎么研究呢?我们要把图三图四给出具体的数据,请同学们拿出课堂作业纸,根据老师的提示研究。(1)、填表时间/分00.51233.54速度/米(2)、填空A、汽车从学校到超市之间共行驶了

___分。B、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从0增加到____米/分。C、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____米/分。D、从___分到___分,汽车行驶速度从____米/分减少到____。(3)、思考汽车从1分到3分行驶的路

程是()米.(设计意图:从建立猜想到自我否定猜想。是一个真实而自然的过程,在经历这一过程之后,学生对探入困境的体验无疑将会更为深刻。此时,基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主的去研究,探索,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并不断将其引向深入。)5、汇报交流,做出判断。(1)、汇报

第一题填表一生回答后,师鼓励提出谁有疑问?(预设:0.5分你怎么找到的?0.5分对应的速度是多少,你是怎样找到的?谁也能像我一样来提问?每个时间点有几个速度与他对应?1分、2分、3分时速度各是多少?0分和4分时两个速度分别是多少?这两个速度0有什么不同?0分时速度为0我在哪

?4分时速度为0我在哪?)经过填表后的研究你们认为图三能反映汽车行驶的状况吗?(2)、汇报填空题:生回答,教师鼓励提问第二题请你来说,谁有疑问?从时间从0分到1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速度从0增加到400米/分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板书:(横看竖看)第三题谁来汇报?谁能像老师一样提问?第四题谁来汇报?

你们想不想提问?同位两个同学一个提问,一个解答。通过咱们的研究,你认为这幅图能表示出汽车速度在加速,不变,减速的状况吗?(2)、汇报思考题:通过这一题,咱们一起来看,在第1分到第3分什么不变?什么是变化的?(预测:速度是不变的,但时间

路程却一直在变化的。)6、对比观察,辨析理解研究图四为什么不合适?(设计意图:第1分到3分图形中特殊的一段,在这段中,速度不是变量,而是常量。对于学生来说,也许能准确地从图中理解,也许会受图形的迷惑,形成一个假象——认为这段时间路程也是不变的。这时,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图中的信息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联想到路程的情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其思辨能力。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辨析,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三、发散思维,合理想象1、呈现图表,引导观察同学们通过自己观察,自己研

究,自己分析找到了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真的很会学习,下面再来帮老师分析一下我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在那儿看了一会报纸后回家,你觉得这两幅图,哪幅图反映了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说说你的想法?2、合理想象,多方描述师:图A反映的是方老师的那些行为呢?请同

学们加上合理的想象,再来离家的距离时间0离家的距离时间0描述一下。3、总结方法,梳理知识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看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总结:咱们看图,不仅要横看,竖看,还要想一想。板书想一想。四、拓展思维寻找关系1、寻找观察,获取信息课件出示课本85页图,

(图大致描述了某足球比赛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师:精彩的比赛需要有精彩的解说员,你觉得解说员需要关注哪几个方面?(预测一:生:时间,师:横着观察,一小格是多少分?你怎么知道?(预测二:生:音量。师:竖着观察音量有几种变化?师:除了关注时间音量咱们

还要关注什么?(预测: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形。)师:我把你们的观点整合了一下,一起来看我们评选优秀解说员的要求,(课件出示“评选优秀解说员”要求:既要把时间的变化说清楚,也要把声音的变化说清楚。要结合图想像赛场的情况。)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准备。请大家自由的练一练。2、学会分析,争当解说员师:

现在谁勇敢的来说说?请其他同学来当评论员,开展评选优秀解说员的活动。3、同伴点评,交流质疑。请几名学生来点评他的解说情况。师:你看同学们都进步了,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来让我们研究,真的感谢你们,正是有你们问题的提出,才使我们对这场球赛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如果只是让学生看图说出足球场声音的起伏情况显然肤浅了,如果只让学生进行时间的数学计算,求出上下半场和用时多少,中场休息时用时多少等问题,显然片面了,如果要完成以上所有任务,时间不允许,且有重复教学

的嫌疑,如何保持这一节课的坡度与梯度?将学生的思维立于本节课的最高点,又充分体现出数学味?我想到了“角色置换的方法”,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解读这幅图,根据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开展了评选“优秀解说员”、“优秀评论员”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

性,也培养了学生倾听和反思的能力)4、联系生活,体会应用。(1)、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图表来表示。你能找到吗?老师带来了几幅,来欣赏一下。(2)、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表,畅谈自己的感受。五、总结收获,布置作业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看图的?你觉得用图表来描

述事情有什么好处?2、作业:说说今天这节课你的心情变化,制成一幅折线统计图。【板书设计】看图找关系方法:横看竖看想一想速度(心情)时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