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学设计2

DOC
  • 阅读 3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66.500 KB
  • 2022-12-1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学设计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学设计2.doc,共(4)页,6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92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搭积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77,78页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境,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2、能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了11—20各数。此时,学生已建立了十个一捆的观念,也建立了11—20各数的表象,同时能借助计数器表示数,并初步建立了数位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也为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的算法扫除了障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开火车(复习十加几)2.创设情境你们玩过积木吗?喜

欢玩吗?瞧!淘气和笑笑也正玩得开心呢!(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出示图片)1.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想一想怎么解答。2.根据图意谁能

列出相应的算式?板书:10+5=1516-2=14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4.小结: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图片,动脑思考帮助淘气和笑笑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获取信息的

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三、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3.小组内交流

,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10+2=1212-2=1012-10=210+4=1414-4=1014-10=410+8=1818-8=1018-10=84.总结算法: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设计意图】通

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将抽象的算式转化为直观的物体,让学生容易理解。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2题。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卡片)14+4=13+5=19-8=15+4=……3.在○里填上“+”或“–”。12○7=194○14=1817○2=

1518○3=15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说课稿:搭积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积木(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说教材:1.教材分析:《搭积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加减法(

二)》中的第二课时。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

用。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明确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③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3.重点: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4.难点: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说学情:学生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数位有了初步

的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入学只有三个月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看解决数学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教法:自

主探究与范例教学相结合学法:发现法四、说教学过(-)复习1.利用卡片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填空让学生复习11-20的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教学课本70页“说一说”。(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究13+2的计算方法教师搭积木演示

,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2)引导学生探究18-2的教师方法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3)教师小结优化算法。2,反馈练习课本第70页“试试”和“说一说”。(学生在书上和草稿本上完成)(二)课堂总结(四

)课室作业(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以及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和数位意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情境引入。通过摆积木熟悉2

0以内数的组成;再接着是通过积木的增减,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第三是每次增减积木时写出相应的算式,并问是怎样算出得数的(用什么方法算);最后是巩固练习和总结。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并且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理解

了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在练习中注重联系日常生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