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3.练习四》教学设计1.doc,共(3)页,5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7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解决问题策略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四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2.通过观察、交流、迁移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核心问题回顾整理知识,并用学到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运用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一)教学内容整理知识点教学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整理知识点核心子问题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问题解
决问题情境解决策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提前收集学生的学习单,了解他们的成果。小组内展示,看谁整理的最好。教学环节(二)教学内容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完成看图解决问题的练习题,会说图意,并能解决问题。2、补充题目中所缺条件,说说数量关系。3、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核心子问题灵活运用合适的策略整理相关信息并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问题情境解决策略看图解决问题1、收集学生出的好的看图解决问题的题目,说出图意及数量关系,说说先算什么?尝试计算。2、请小老师上台讲解
,其余学生给予补充、质疑等。3、在学生交流展示过程中提醒学生倾听别人说话,养成边倾听边思考质疑的好习惯。补充题目中所缺的条件出示学生收集的题目,同桌交流并展示。考考你!教师出示和练习四中第5小题类型的题目,和同学们交流研讨解决的方法,尝试列混合算式。让数学练习课焕发活力练习课是新授课之后,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的教学活动。它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它可以使学生新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并逐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一般,一个新授完成后的规范练习课,改错性练习、比较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改错性练习来自于
作业批改中收集的学生错解,教法上以学生间先相互纠错,教师再总结为主;比较性练习主要进行新旧知识、相似知识的比较,常用题组形式出现,教法上做完题后要追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综合运用性练习类似于教科书中
每个练习的最后几题,这样的题量不一定要多,教法上以学生先充分做题,尔后交流明确解法为主。练习课选取的习题宜突出针对性:或针对所教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或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或针对新旧知识的异同点,或针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等。备课中要
明确各个练习的训练价值,不能仅仅列举题目。上述两个环节是练习课的主体,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泾渭分明,只不过在练习题的难度上有区别而已。在练习中要突出先练后讲,反对先讲后练。此外,要辩证地处理好练习的量和质之间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但光靠
机械地做题作用也是有限的,要注意多运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把每一道题用透、用妙。因此,备课中要备出怎样用题进行训练。进过课题的研究初步得出“练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一、回顾整理。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整理,先整理出知识点,再写出解决这个知识时运用的方法,然后举例进行验证自己的方法,最后有必要写出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提醒同伴注意的方面。二、好题分享。分为两个板块:第一,由学生
互助为主的基础练习训练(抓住某个练习中最基础的练习题进行活动)。第二,由师助为主的经典题分享。(练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囊括本练习所有的知识点的重点题、难题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或者是学生找的好题分享
。)三、课堂总结。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方面等。同时,在研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的课题研究中继续探讨。1.回顾知识点时,如何教会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如:补充不足之处,说出自己的
质疑、自己不同的想法见解,随时补充自己的助学单,使其更完整等。2.小老师讲解时,教师随时注意细节,细节中注意知识的巩固和深化。3.板书应较完整的记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方法等。4.练习课和做练习是不同的概
念,教师要弄清它们间的联系和区别。5.数学课堂上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素养:说完整、理清楚、听明白。在课题研究的路上,有喜也有忧,喜的是教师做到了进“退”有致,学生学的轻松了,课堂活跃了,但也有很多的问题要继续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