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以内的加法》说课稿.docx,共(4)页,21.61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2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年级数学《5以内加法》说课稿本节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
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
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我创设游戏抢答,出示一些不完整的5以内的分与合,让学生抢答补充完整。由游
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了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又是5以内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首先,出示小朋友
浇花的场景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浇花场景图中人数的情况,知道了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又来了2个人。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从图中还能想到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把原来的3人和又来的2人合起来,一共有5人。接着向学生说明,原来有3人,又来了2人,合起来是5人,可
以用加法算式表示:3+2=5。然后再让学生联系情境,说说3+2=5表示的意思,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体会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最后让学生初步认识“+”号,正确读出算式。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我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举例说说,你遇到过哪些情况可以用加法计算,并说出算式。如:原
来我家有1个苹果,妈妈又买了4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用算式1+4=5表示。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层次学会计算,掌握方法。我再次创设学生玩荡船的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先后有1个女孩
和2个男孩走来玩荡板,一共有3人,也就是把1个女孩和2个男孩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再启发学生思考:把1和2合起来,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后,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先想想是怎么算的,再和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先
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最后再总结出5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依据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三)实践运用巩固
新知。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可操作练习,出示“
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实物图,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后列出加法算式;在此基础上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边画图形边计算,一方面继续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这个环节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实践,多种感官
并用,学习的过程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思维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第二层次,深化练习,在摆脱具体图形后学生直接应用“合起来”的思想计算第3、6题,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法,同时通过第6题的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给
人以数学美的欣赏。第三层次,实践应用,出示第4题,在学生自由表达题目意思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中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再次通过计算后投信件的游戏,不仅帮助学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四)全课总结我通过提问:今
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四、说板书设计板书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便于学生
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